泉是米的因,米是泉的果。
为什么新疆天山以北以南各地那么多的绿州冲击扇平原、那么多肥沃的土地,而唯有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新疆着名的水稻生产之乡了呢?
原因有三
1、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水文、气候条件;
2、古代新疆特别是北疆地区以游牧民族居多,战乱迭起,季节性食物掠夺经常发生,缺乏和平的种植环境,使得北疆其他地区不具备种植水稻的条件,加之当地老百姓喜欢吃面食,据《新疆图志》记载,新疆特别是北疆地区“民食麦为大宗”,稻“性寒,故民贵麦而贱米”,“故乐种麦,不喜种稻”;
3、汉唐以来中央政府屯田数量有限,而此地因为地处要冲,一直是屯田的首选地区,内地来屯田的军民从关内引进稻种在此栽培。
米东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丘陵山区;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北部属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为主要的冬草场。这里有大小水流31条,横贯南北,其中常年流水河沟16条,季节性洪水沟15条。分属南山、东山、平原三个水系。南山、东山水系分别发源于南天山和博格达山,平原水系由地下潜水溢出补给。自古以来主要的河流有:乌鲁木齐河及其下游的上下沙河、水磨沟河、古牧地河(老龙河)、铁厂沟河、芦草沟河、柏杨河、墨水河、天生沟等,地面水资源非常丰富。米东平原区的泉,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和东山水系叠置的冲击扇前缘泉水溢出带,地下水临近或露出地表,涌出成泉,形成了许多沼泽和苇湖,地势低洼,水草茂盛。20世纪一二十年代杨增新执政新疆时也发展了这里的水稻种植业。《中国经营西域史》(曾向吾着)记载:“青格达湖地方(米泉境内),因地势平淤,有泉水数出,自地中涌出。若开渠道汇成一渠,即可灌溉田亩。唯地处卑湿,宜稻不宜麦。”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时任新疆督军杨增新于是派人前往开挖,同年11月底,青格达湖渠工程告竣。由此,丰润的泉水和良好的灌溉条件滋养了新疆最优质的水稻。现在米东城市中心区所在位置明清时期就叫古牧地。古牧地,自古以来就是天山以北的游牧之地、耕战之地。唐代,庭州辖4县(金满-天山以北以东包括吉木萨尔、奇台、木垒、阜康至阿尔泰山以南广大地区;奇台、木垒、阜康至阿勒泰以南广大地区;蒲类-天山以东以北巴里坤、伊吾县、哈密一带;轮台——今乌鲁木齐市及其以北以西的米东区、安宁渠、五家渠、昌吉市一带,轮台县被专家们认为极有可能就在现今米东区境内的大破城、下沙河村交界处;西海——今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玛纳斯县一带),从公元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下游屯垦。公元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公元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设经略使,境内设有“孔目司”机构,专门负责征收丝绸之路北道往来的商税。乌鲁木齐及其以北地区在唐时为西域或天山以东以西最为重要的军政要塞,因此,自唐代起至清代均全力经营。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记录这段历史。
进入唐朝统治时期,这块大地呈现了一个空前平静而安宁的气氛。一个自西汉、东汉统一以来,重新为官、兵、民解决吃饭、生活问题的大时代到来了。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朝政府规定,凡是实行屯田的地区“上地五十亩,瘠地二十亩,稻田八十亩,则给一牛”。唐朝政府鼓励垦区种稻、分配耕牛的政策,在西域其他垦区不知是否推行过,但在轮台县驻地肯定是推行过的。因为这里不仅是汉唐时期的重点屯垦区,而且是汉唐时期的水稻栽培区,现在依然是新疆水稻的主产区。米泉的水稻种植史,自然而然“米全大米“就成为古代西域水稻栽培历史的一个缩影。
轮台县治下,“县属四村。村村都有农田”。《新唐书·吐番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禾就是稻谷,菽就是指麦、黍等农作物。由于泉眼四溢,水源充沛,人们自发地在房前屋后开挖稻地、菜地,农田一片连接一片,屯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到处呈现出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土着居民栽培水稻,以稻为粮屯垦于上述地区的内地军民也栽培水稻,以稻为粮。同时,内地军民还把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比如犁、耕牛、筑坝修渠技术等等带入西域,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代、两宋时期,到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之后,战火再次连年复起,这里又成了战场,各族军民多年开垦的农田,再次沦为荒芜的牧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