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读到苏武在临出使匈奴时写给他妻子的一首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在即将和妻子离别,踏上未知征途的夜晚,前路茫茫,生死难料,他和妻子温柔缱绻,深情凝望,那样一个我们心目中铁骨铮铮的男儿,竟至潸然泪下。
星辰已落,离别在即,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告诉她,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我们相爱的时光。若我能活着回来,定和你终生相守;若不能,我的思念也将长久的伴随你,生不离,死不弃。这个铮铮男儿,在离别之际,许下此生最温柔的誓言。何谓侠骨柔情?何谓剑胆琴心?此刻的苏武当做了最佳的诠释。
苏武不曾料到,此一去,他将要和家国分别一十九年。十九年里,他历经匈奴内乱,被单于扣押,拔刀自杀却未能殉国,被救醒后,单于以功名利禄相诱,苏武严词拒绝,不曾屈服。接着他又被关进露天地窖,无衣无食,渴了吃一口雪,饿了食羊皮袄充饥。软硬兼施均告失败后,单于将他流放到贝加尔湖畔,命令他为匈奴放羊,告诉他何时公羊产下羊羔,何时他才能回来。
在荒凉的贝加尔湖畔,陪伴苏武的,除了无边无际的冰雪,便是那群无法言语的公羊。无尽的寒冷,无涯的孤独,在每一个凄清的夜晚,苏武是否一次又一次的忆起妻子离别时的容颜?又或者,在这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的漫长等待后,他早已模糊了妻子的容颜。毕竟,十九年是太漫长的一段时光啊,漫长到让人觉得时光都已经随着苏武一起老去了。
让人安慰的是,汉朝的天子最终没有忘记苏武,昭帝即位后,派使者将苏武从匈奴接回。多年之后,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曾经英姿勃发的男子此时已是尘灰满面,两鬓飞霜。而此时,母亲早已离世,兄、弟皆惨死,妻子不堪生活的重负被迫改嫁。在临别匈奴时,李陵不无羡慕地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的确是带巨大的荣誉光环回到祖国。可是,可是,这光环,能否抵消十九年的风刀霜剑?能否抵消和亲人天人永隔再也不得相见的凄苦?能否抵消和妻子再也无法团聚的终身遗憾?
泪眼朦胧中,依稀看到一个持着光秃秃的符节的身影,踽踽独行,渐渐走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