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官场的愣头青
1.郁闷的“副部长”
下属一百多人,每八天要去见皇帝汇报事务,私人应酬也较多,几乎没有片刻闲暇。曾国藩专印了每日八栏日记。分别是 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大抵是每天上午赴署办公,其余时间要课子读书见客应酬。八栏日记给我们的晨间日记也可以注入灵感。
早年研究实际政治,中国传统学术中他又自行加上经济一门,由此可见,曾国藩是立志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的。
升了官后郁闷与大清朝的高官一个个在混日子。曾只能读书养望,对国家政治并无发言权。
2.开罪咸丰皇帝
咸丰上任三把火,任用贤人,求言。曾国藩大胆指出先前道光皇帝秉持的原则,不生事,不作为,所以人人循规蹈矩,无有敢才智自雄。利于守成,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指出朝中官员遇事退缩,务小而不务大。地方官员第一个敷衍,拖,第二个是表面做文章。必须想办法培养人才,才能应对复杂艰难的国家形势。接着还指出了培养人才,转移风气的几条具体方法。
咸丰上任起初认为曾见解很正确,曾接下来奏折无不是披肝沥胆殚精竭虑的产物,可是接下来的应诏陈言上,咸丰表现出他有始无终的性格特点。基本扔在一边,再也不理了。
曾很着急与小其二十岁的咸丰皇帝,上了坦率批评皇帝的奏折。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批评其有“琐碎”之风。
二是不求实际,很多项目没有落实。
三是刚愎自用,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年轻气盛的,自尊心强而又脆弱敏感的咸丰皇帝对曾的印象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曾也不意外,已经做好坐牢的心理准备。此次上疏也有正面效果,显示了曾的直道而行的书生本色,一心为国的耿耿用心,为他赢得很高的政治声望。
曾国藩不识时务,得罪了咸丰皇帝还得罪了很多同事。其中为了想要皇帝带头学习,做日讲。使用布局画图太陋,由于曾准备不充分导致自取其辱,也是在北京官场众人看他风头太盛,锋芒太露引发的自然反应。
不主动伸手捞钱的曾总是会每日反思,从不为利心所扰,想回家又拿不出回家的路费。清代的侍郎仍是一介穷京官。
文中曾上言指出的问题,每个问题也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无则加冕,有则改之。也见识了古时候的愣头青,坚持原则但也带来了很多巧妙不一样的效果。很有意思,也了解了清代的财政制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