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各有姿态,活出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6406469/719acc2ba965bb7f.png)
阿甘:我为什么不能成为自己?
想太多的人,就容易被人教着成为这个成为那个,而像阿甘这样简单的人,反而能知道做自己。
人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一定很钱、社会地位有多高,而是活出自己。肆意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活出野性才能活出自己
没有几个人做的到活出自己。他们会说,“等我再有些钱”、“等我再空一点”、“等我变得再厉害一点”,等等。他们的人生就在害怕、迟疑、纠结、彷徨之中逝去。
为什么会这样?缺乏一些勇气是关键。可是,怎么才能活出勇气?当我用上“勇气”这么一个正经的词,就会有很多忌惮。而活出野性,就要简单多了,就是活出自己的欲望,不顾忌那么多。
活出野性就能活出自己,而活出自己,就能实现人生最大的成功。
本我、超我与自我
心理学讲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超我和自我组成。
- 本我就是本能,总是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
- 超我就是道德,是抚养者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
- 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结合后你的实际状态
活出野性,本质就是活出本我。
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如果从小被鼓励活出本我,长大后就更能实现自我。
有些人会害怕,鼓励本我,会不会把孩子教坏?
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父母本身表现一定的攻击性,让孩子知道界限就好。去看看动物纪录片中野生动物抚养孩子,动物妈妈会教孩子攻击,也会反馈给小动物妈妈能承受的界限。
野性危险么
看看周围那些活出自己的人,他们真的那么危险么?
本我是带有攻击性的,而我们既然要实现自己,回归本我,就一定会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一个人一点攻击性都没有,那么他的欲望必然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他根本不可能活出本我,活出自己。
活出野性,必然会带有攻击性,带有一点攻击性的人比“人畜无害”的人更有意思。
而系统内的每个个体活出自我保持攻击性,整个系统才能有生命力,生态系统是这样,经济系统也是这样。生态系统里,各种动植物互相攻击,形成食物链,才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迭代更新了;经济系统里,各种经济体之间相互博弈竞争,才促使整个经济系统发展。想想,如果每个个体都没有攻击性,互相不攻击,对整个系统是好还是坏?
一辈子很短,果敢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怎样才能激发内心的本我,活出自己野性的生命力?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去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可大可小。比如一个人去一次长途旅行,买一个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去学习某一项乐器。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我最近就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比如花了2小时把住的地方仔细探索了一下、去看了母校、工作中对冒犯自己的同事表示愤怒,还报名了端午的一个爬山活动,也是我一直想去的。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它们能让你体会到内心的自由,帮你获得成为自己的满足,帮你唤醒你内心的野性。我的人生我做主,为什么要这么憋屈?
曾经,或因贪婪和目光短浅而迷恋眼前利益,或因虚荣而在意一些次要事物忽略关键价值,或因胆小而害怕被嘲笑、被过多关注,我总是在做一些自己不喜欢、感受不到激情的事情。报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做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喜欢的人,也不敢放手去追,就以这样在人生最好的阶段以不爽的方式生活着。这里面的原因,有认知不足,有功利虚荣,有生活压力,但归根结底,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有胆小怯懦,太拘束于环境,内心缺乏一股野性。
一辈子很短,不要憋屈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去获得。想去的地方果断的去,想爱的人马上去追,想要的工作就去尝试。不要等没有机会挽救的时候,再去后悔没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可否?做自己喜欢的事,无忌无惧,坚定不被诱惑!
愿你活出野性,成为你自己
我曾希望做一个想古龙小说里花满楼一样的人物,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伤害,只有爱。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样的人只可能出现在小说里,现实中不可能做到。你没有攻击性,别人就不知道你的界限,从而攻击你,让你白白受委屈;你没有攻击性,很难很好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过的总是憋屈。
于是,我现在希望自己成为桃花岛主黄药师这样的人物。狂傲不羁、潇洒浪漫。他与杨过,其实正是那个时代里活出野性的典例。追求自己爱的,不顾忌自己不想顾忌的。
愿你活出野性,嚣张、潇洒、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