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之诗、文化之诗一一读周寿伟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

人类之诗、文化之诗一一读周寿伟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

作者: 曹纪祖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11:39 被阅读0次

    在创新的竞争中,当今诗歌在散文式述说与意象讨巧中形成某种风气。一些诗人或诗作者,急于超越同时代甚至前人的成就,表现出更始换代的急功近利。但他们的作品和引领的时尚,并未得到更多的认同。构思的角度新奇与表现上的意象叠加,多半只是技术层面的。缺少文化底蕴和生活支撑,是其作品不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读到周寿伟的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感觉到一种真正的新鲜。

        首先,是脑洞大开的现代思想。周寿伟在国门之外,在地球的那一边,以人类意识观照生活,没有那种常见的局限与偏狭。人类文明与共同的文化成果,在他的笔下多有诗意的展现。其历史纵深与边界宽阔,构成他诗歌的饱满内容。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欧美的当代文化,从亚太的周边到中国的内陆,人类文明的历史留存与新鲜界面,都是他灵魂穿行的开阔地。所有世界的名城、殿堂、歌剧、诗和童话,似乎都在这里浓缩。那些我们知晓而有些未能去到的地方,如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渥太华、里昂、爱丁堡、哥本哈根、马其顿、彼得堡、悉尼、卢森堡及其中的文化内涵,皆因他诗笔的点染而鲜活。也因他观照客观之景的思想方式与不同视角而受到启发。

    请看这首《华盛顿的苹果树》:

    在白宫广阔的草坪上

    应该有一棵华盛顿的苹果树

    让人们记住历史的核心

    往往来自一个苹果

    不论在伊甸园,在特洛伊战场

    在牛顿沉思三大定律的下午

    在图灵咬过一口苹果

    死后的世界,以及乔布斯开创的公司

    真正的精神都欲求不满

    中国和美国是一棵树的两个分支

    西方要是没落,东方也不会崛起

    我们都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是宇宙

    看来,这样的观念是那些自我标榜“前卫”的诗人所不具备的。那些诗人总是在汉语的语言组合上出怪弄奇,绕来绕去,而没有像作者这样开明的现代意识。他还写道:“中世纪并没有远去,人们依旧习惯歌剧与赞美诗/也习惯更多的发明创造”,这种既钟情于历久弥新的古典艺术,又歌唱社会的发展与科学进步的诗句,让人体会到作者的一种胸怀。

    由此看来,人类之诗,文化之诗,也许是对周寿伟这部诗集恰当的定位。政治与历史,当然也包含其中。如诗集中歌唱白求恩和二战胜利的内容。不过,对于我们熟悉的白求恩,他是这样写的:“圣劳伦斯河流到魁北克/朝圣者们走上鹅卵石街道/对自己的信仰忠心耿耿/熟悉每一句祷词”“星辰收束在教堂的塔尖/人们寻着光明而称颂”,“我并不熟悉宪章、法案/但认得白求恩雕像/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就像最明亮的星⋯⋯”在这里,宗教似的信仰才是人物与事件的核心。他在创作中,每到一处,总能抓住那些闪光的特征。其诗意的指向,更多的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以及从历史走向现实进程中的观照所带来的思考,充满人性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思想内涵,支撑着他的诗的现代性,体现出他认识生活,抒写生活的站位高度。

    当然,故乡也几乎是古往今来诗人的共同情怀。周寿伟是中国人,当然有中国心。但他并未像内地其他一些诗人那样,写乡村的炊烟、老屋、山林、田畤以及年迈的父母。他没有那种思维的惯性和由此而生的现代都市的压抑感。他说:“没有人能逃脱故乡的触角/我在遙远他国的的夜晚/依然思念着我的小村庄”。这是十分真实而朴实的心理。而“父亲坚持说着古老的话/我聆听许久,在别的城市/并没有和我说说家常的人”,透露出他血液中的温情及身处异乡的无穷思念。但他思考的落脚点却是:“生命曾经是什么”。他领悟到:“从泥土里钻出的一个草芽/以及落地的孩子/都试着告诉我: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它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这个"我是谁?我从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的千古追问,在这里就显得与众不同。他说:这部生命之书,我们所不懂的,"需要另一双眼睛去看”。而在《温哥华的夜》中,他写道:"离我太近的事物,让我/更加热衷于遙远的星空"。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生命追问有另外的视觉,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命顺乎自然,我来了,故我存在,这是一种勿须置疑的生命之谜。二是对于故乡与生命,只有抽身其外反观,用新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认知。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讲,只有走出囯门,交换场地,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世界。这正是他往返于故乡与世界,在大量地接触了西方文明后,能够站在人类高度更为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原因。他的从容与平和,宽阔而包容,正源于此。

    在写作方式上,周寿伟的诗主要是抒情方式,朴素而深情,一点都没有做作的痕迹。将情景化为情感,用明朗而流畅的语言风格加以呈现,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那种刻意的意象经营与艰难的造句,在他的诗中是不存在的。他的诗也不是那种写景抒情的泛泛记游,而是深入灵魂的的抒发。表现对象的选择已定乾坤,而生命的惊奇与感动就在字里行间。他写,如他所见。场景与语言,已然达成和谐。我们在他的诗集中随便选取一首,都会找到这样的感觉。比如这首《布里斯班的故事》:

    布里斯班穿过这座城市

    它的名字来自于河流

    飞速的经济,仿佛一个早晨

    铁路与航空已经连接

    任何一条通往布理斯班的路

    二十国的峰会在这里

    打开我们的视野

    人类也将拥抱崭新的自己

    科技永无止境

    而理想总会成为现实

    当布里斯班的早晨

    露出它第一缕阳光的时候

    绵延三十二公里的海滩

    永远会有冲浪者

    袋鼠和鹦鹉在谷林宾公园

    在我们的惊叹中

    已经生活了几个世纪

    美到无话可说的大堡礁

    只会让我们忘记

    人间还有别的奇迹

    总之,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开放,视野的开阔,表达的自由,语言的自然,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而最宝贵的,是他拥抱世界而获得的感动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之诗、文化之诗一一读周寿伟诗集《在地球的那一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xb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