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时候透露出这样一种情绪,就是老师,我落下的东西太多了,是不是就学不好了呢?
看着这些同学迷茫的眼神,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这个时候我的心是很痛苦的,作为老师,如果不能够为学生解除困惑和痛苦,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是优秀的。
我不停的在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重拾信心,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尽其所能的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而又无憾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我想起来课本上学过的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带有自转性的文章,它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因贪玩而遇险,在父亲的正确指导和鼓励下,独自克服困难和恐惧,成功脱险的一次经历。在那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想着前面的路有多远,只要认真走好眼前的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会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这些学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成才之路,不都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吗?
路虽远,行则将至。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注重路途遥远,任务的艰巨,而没有想想着如何走好眼前的一步,规划好下一步,并把这一步想办法坚持下去,而被眼前的困难吓住,被心中的恐惧打败。其实,我们只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淡化因路途遥远,任务艰巨,带给自己的恐惧,着眼于做好手头的工作,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慢慢的我们就会到达自己想要到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作为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是显而易见,所以在设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既要兼顾到方向的正确,更要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比如先从自己最擅长的学科入手,最擅长的题目开始,慢慢的树立自信心,积累学习的方法,慢慢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并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相信优异的学习成绩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