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的作文课,上得还算是满意,但还有好几个细节需要完善。
(一)这一期的作文课,都采用了诗歌引入,在孩子们声情并茂、快乐洋溢的诵读中引导孩子们思考诗歌的意思,反复唱读精彩的句子,品味生动的一字一句,感悟真挚浓烈的情感。
诵读诗歌为六年级的《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
今夕何夕这么好的诗歌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会读会默写会考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积累这最生动感人、含蓄凝练的语言材料,更更重要的是把这有迷人魅力的诗句化用到我们的表达和写作里。
师:比如《诗经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以引用来表达你和某个亲朋或好友离别后对他的怀念之情,因为“柳”和“留”近音,有留下之意,还有古诗“客舍青青柳色新”都表达有留念,怀念之意,在加上柳枝婀娜多姿的美好情态刚好适合表达“依恋留恋的”美好情感。当然,我们也可以学习《绝句》里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写法,在写诗人杜甫看到东吴的行船之前先描写美景。
生1:我印象深刻的是《春夜喜雨》里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可以用写老师的文章里,在结尾时用这句话表达老师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滋润万物 善哉美哉师:点赞,这才是学以致用。思维再打开些,只是写跟老师有关的文章可以用吗?
生2:所有默默奉献的人都可以,比如父母对我们的爱,也像细无声的春雨,比如……
生3:“听取蛙声一片”,描写夏天的晚上时可以用,我们小区旁边有一个很大的荷塘,一到晚上,就有很多青蛙“呱呱”地叫着,一声接一声,……
师:我们学的脍炙人口的诗歌里不仅抒发真挚浓烈的情感,还很会借景抒情,大家写作,如果学会像诗人一样借景抒情就很厉害 。大家找找写景的诗句,读读,并记在脑子里。像《天净沙 秋》里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也可以用在自己写景的作文里。
寂寥中的清丽(二)用经典的故事启发想象,精彩的故事点燃学习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想象,设置悬念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用文学性的语言来叙说,学生在听故事中感受文学语言的感染力。
这节课的故事改编于加西尔 马尔克斯《我只是来借个电话》
一个春雨如注的傍晚,玛丽亚·驾驶一辆租来的小汽车独自前往巴塞罗那,在洛斯荒漠上出了故障。她是一个27岁的墨西哥女人,美丽而严肃,几年前曾是个小有名气的多才多艺的演员。她的丈夫是一个魔术师;他们约好了在巴塞罗会合。(景物描写很重要)
这个时候的瓢泼大雨,让她像一直落汤鸡,出了故障的汽车现在泥坑里,一动不动,她绝望地狠狠地踢了踢小车,只好在路边去拦过往的车,不管是什么车都好。(这个老师加的,为了渲染故事氛围。)
在绝望地向冒着大雨奔驰的小汽车和载重汽车打了一个小时的手势后,一辆破旧不堪的公共汽车的司机伸出了同情之手,让她上了车。司机提醒她说,他的汽车不去很远的地方。(前三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主人翁玛丽亚回家的路上,车子抛锚。急着找电话向丈夫报讯的玛丽亚,求助于一辆正好经过的破巴士。)
她像一只浑身湿透的小鸟,穿一件学生大衣,一一个和司机一道旅行的、模样像军人但性情温柔的女人给她一条毛巾和一条毯子,并在身边给她腾了个地方。玛利亚想跟她接个电话给自己的丈夫报个信,那个像军人的女人把手指放在嘴上打断了她的话。就这样,玛丽亚上了巴士,车上坐满不同年龄、形貌各异的女人,唯一的共通点是她们都很安静,一个个都裹着毛毯睡着了。
“她们在睡觉。”低声说。
玛丽亚从肩上往后看了看,发现汽车上坐的全是年龄不同、身份不明的女人,身上都裹着跟她那一条一样的毯子在睡觉。看见她们那么安静,玛丽亚受到感染,也蜷缩在座位上,任凭车外的大雨哗哗作响。等她醒来时,已是夜晚,暴雨也已化为冰冷的夜露。她一点儿也不知道她睡了多长时间,也不清楚她们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邻座的女乘客却很警醒。(人物自己说话,学生作文里的人物经常是哑巴)
“我们来到哪儿了?”玛丽亚问她。
“我们到了。”那个女人回答。
公共汽车开进一幢既高大又阴暗的楼房前的一座用石块铺砌的院子。那个地方看去就像坐落在一片参天大树林中的一座古老修道院。(玛丽亚无视于这个诡异的景象,她一心想找个电话,于是搭上巴士,开往奇异的旅程。巴士在雨夜的公路,开着开着,睡着的玛利亚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和其它乘客一样,玛利亚被几个彪悍魁梧的人押进了这个像监狱一样的地方。
“我不是来这里的,我只是来借个电话。”玛丽亚不断向所有见到的人说,但没人理睬她的话。
晚上,玛丽亚实在悲不自胜,就用邻床女人听得见的声音问:
“我们在什么地方?”
邻床女人用庄严清晰的口吻回答道:
“在地狱里。”
……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不讲了,请同学们猜猜玛利亚来到什么地方了?她在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事请?玛利亚最后和丈夫联系上了吗?
(三)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讨论之后,引导孩子们动笔写下自己想出来的结局。老师并不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告诉学生你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让孩子们动笔写下自己的想象的真相与结局。
生1:是不是撞到鬼啦?在夜晚来到一个荒原,不是鬼魂出没的地方吗?(这帮熊孩子真是鬼故事听多了啊。)
师:你想多了?不过,如果你愿意编的话也可以这样写,下课后可以读读《聊斋》。
生2:监狱,要被砍头的监狱……
师:那玛利亚会被当作犯人吗?她要怎样证明自己只是个搭顺风车的呢?
生2:……
生3:精神病院,精神病的疗养院,……
师:你可以当作家了,
……学生自由写作(学生们的文章另附)
(四)最后,学生下去后可以自由阅读短篇小说《我只是来借个电话》
还有跟这个故事一样有名的故事:
非洲津巴布韦(Zimbabwe)有位司机,载着二十名病患到布拉瓦约的精神病院,但他中途停车,到一家非法酒吧喝酒,喝着喝着,精神病患者趁机全逃了。
怕被炒鱿鱼的司机异想天开,把车子开到附近的公共汽车站,以免费为名,招来二十名乘客,然后把他们统统载到精神病院。为了圆谎,他还刻意告诉病院的工作人员,因为疾病的缘故,这些“病人”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容易情绪激动地胡言乱语,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话。
就这样,二十名正常人被当成精神病患者,直到三天后,这个荒谬之极的谎言才被戳破。
需要完善的地方: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表达,教师在上课前要想想课堂问题的生成,做出“正向”的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