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马上得到满足。
学习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想把一个东西真正学好,需要付出相当长时间的努力。短期内也很难让你立刻获得成就感,所以急躁的情绪很快就会产生。许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游戏“马上能看到结果”。
比如,在游戏的世界里,你不用真的花时间把自己炼成肌肉人,开个挂只需要几天时间,你就可以当上英雄,拥有各种炫酷的装备,是输是赢很快就能见分晓,随时都能享受“马上能看到结果”的畅快感。几乎整个社会也都在想方设法刺激人们的这种天性。书店里各种畅销书告诉你,听力、口语、摄影、书法等等,一切技能皆可“速成”。电视报纸上各种医药广告告诉你,一切疾病皆可药到病除。公交车上的各种培训广告告诉你,不管学什么,来了你就会。有一个防身术学习班期期火爆,看看它的名字就能够明白原因——一招制敌。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不懂得“人生的有些阶段是必须经历的”。因此,他们总是很不现实地希望找到一个速成的办法。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用“我有的”换“我要的”
上一天课,积累一天的知识,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能换来不错的成绩;到了升学的时候,再拿不错的成绩去换你想读的学校,学习你想要的知识;继续积累,你就能拿你的这些知识,去换你喜欢做的工作;然后,再用你喜欢的工作,换你喜欢的生活。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摆脱恶性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运用心智的力量,识别那些恶性循环,及时跳出来。请你拿出一张纸来,中间画一条线,左边写上“我有的”,右边写上“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尽量客观地判断:先画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剩下的这些“我要的”,哪些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并在上面做重点标记。
如果有些“我要的”暂时换不来,却又是必须的,那就要认真考虑一下,要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积累。
所有的“一帆风顺”都是用“失败”和“不懈的努力”堆砌而成的。
不看结果,只关注过程。
以做卷子为例,只关注每一道题的具体解法,至于最后卷子能得多少分,会不会比别人做得差——请把这些患得患失的想法丢到九霄云外,因为它们会让你重新陷入拖延,浪费你更多时间。
给自己营造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
开始学习之前,把手机关机或暂时放在自己很难拿到的地方。如果家里有去除不掉的干扰源——电视、电脑台式机,那你就去找一个没有这些东西的地方,图书馆是个好选择,看到大家都在埋头苦读,对你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去之前别忘了把手机放在家里。等任务完成了,你大可以轻松自在地奖励自己玩一会儿手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