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时代里,以君子为开头的话语数不胜数,它们定义了何为君子,教导你如何成为君子。人人有可遵循的君子行为准则,人人都受着准则的监督,终身在学习着,并向往成为谦谦君子。因为一个人无权无财,但他是人们眼中的君子,便可以获得世人的敬重。
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满世界都在教你怎么赚钱,好似拥有权利和财富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想成为君子的人,要抵抗诱惑纷纷只能依靠自知自省,比如遵守公共秩序、比如保护弱者、比如家国为先,没有人看着你是不是按准则来执行,只有心里的镜子在照亮一切,所以儒家文化里那些君子准则好像都已消失在时光里。
即使如此,曾经刻印过心底的准则于无声处总会悄然翻起,依然会不自觉教导我们要成为谦谦君子,比如为拎重物的人按着门,给抱着孩子的人让出座位,拾起自己掉落地面的垃圾。我们还是会想成为更好的那个人,并继续向往做一位谦谦君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