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文丨最佳损友
2018年04月21日
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总是喜欢让别人去猜测自己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可大多数人都会在遇到这个问题后纷纷落马,最后一方总是因为另一方猜不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暗自伤心。
为什么你非要要让我猜,直接说出你的想法,或者直接表达出你的意思不好么?
其实人们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们总想试探另一方到底爱不爱他们,或把他们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打个比方:女生最希望男生能记住自己的生日,或两人的纪念日等等,如果男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那不是明摆着不重视这个女生吗。
再比如:男生很希望女生能多体谅一下自己,能察言观色,及时发现自己心境的变化,并安慰自己,因为男生总喜欢自己承担苦累,怕女生担心。
不得不说,这让一些直男直女们很是烦恼,他们会抱怨说:“我一天到晚闲着没事,干嘛去猜他们的心思?”
于是他们总是会不小心掉入另一方设的陷阱里,看惹来的麻烦也只能自己承担,苦水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而另一方也很委屈,他们并不认为是自己在设陷阱,而是认定只有这个方法才可以测试出对方到底爱不爱他们。
可这样做不仅浪费心思,甚至影响双方的感情。
因为我虽然对你的性格、情绪变化有非常透彻的了解,但也难保每一次都能猜对。
一
“你听我解释一下好不好?”阿木拉住正准备转身离开的世子。
“有什么好解释的,我们三观不合,还是分手吧,我们不合适的。”苏苏倒是心平气和。
“三观难道就这么重要么,而且我也没觉得我们三观不合啊。”阿木很委屈。
事情追溯到三天前,阿木和苏苏正好好地聊着天。
苏苏问阿木:“我舍友要出去玩,你说我要不要一起去。”
阿木也没多想:“你要是想去就去呗,偶尔出去转转也好。”
“你别理我了好吧,我不想跟你说话。”苏苏突然撂下这一句话就没了回应。
阿木瞬间就慌了,傻子都知道女朋友这是生气了,阿木疯狂地在脑中回忆自己有没有犯什么错,可是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惹到她了。
没办法,不管怎么样,先哄着再说吧。
阿木使尽浑身解数,好话说尽也没用,苏苏还是很不耐烦:“别来烦我好吗。”
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第三天,苏苏还是没有搭理阿木,可阿木再也坐不住了,约了苏苏见一面。
阿一说情侣吵架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手,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可他忽略了,有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问题本身。
“你别抓着我,你是我谁啊!”苏苏吼道。
阿木说:“让我松开也可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说我们三观不合。”
“你都不能理解我话里的意思,你说我们合适么?”
……
他们吵了很久,这也是他们谈恋爱这么久以来,阿木第一次和苏苏吵架。
原来,苏苏那样问阿木是想他说:“你别去跟舍友玩了吧,咱俩出去玩儿。”
但阿木并没有get到那一层意思,在他眼里,苏苏可以选择自己舒服的方法去解决自己抛出来的问题。
也许男生和女生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在谈恋爱时,女生需要一个看上去关心自己的答案,只要男生回答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可在男生眼里,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那就是了,但这样的回答,往往是最不讨喜的。
阿木很无语,也很恼火。
我不是神仙,我猜不到你话里的意思。
你把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跟我说不就好了,干嘛非要我去猜呢,这样真的有意思吗。
毕竟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不跟我讲,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
还是你根本都不想和我说话,只是想要我离开你才找来这个借口?
谁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猜来猜去只会消耗彼此的耐心和爱。
二
雨轩跟我分享了自己小时候买玩具的经历,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他说父母带自己上街买玩具,妈妈在商场里上指着一款新玩具问他:"这个你喜不喜欢?"
他明明喜欢,却摇头说“不要”。
妈妈又指着另一款新玩具问:“这个呢?怎么样?”
他还是说“不要”。
一圈逛下来,没有买到玩具,他不开心,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妈妈叫他,他对妈妈不理不睬,把妈妈气得半死。
我听了之后觉得又好又好笑,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我就是那种心里明明喜欢,但就是不告诉你,喜欢让别人猜的人。”
他希望自己不说,妈妈就能买到他中意的那个玩具,然后硬塞到他手里,他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接受,其实心里很高兴。
如果妈妈没有买到自己心仪的那个玩具,他就会不高兴,但是他就是不说,憋着。
他说:“我和父母小时候经常因为这样的事情闹矛盾,后来觉得自己这样不说出来,自己不痛快,别人也不痛快,于是我就学着把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而不是憋着让别人猜,很多事情说出来之后,大家都比较开心。”
我听了之后笑着点点头。
的确,现在的雨轩正如他所说的,心里想着什么就说出来,大不了就是吵一架,这样矛盾解决了,大家心里也痛快。
其实在两性相处的过程中,可能很多人和小时候的雨轩一样喜欢让人猜自己的心思,猜中了开心,猜不中就不开心。
可是往往对方猜不中的情况居多,于是不开心也比较多。
自己不开心就算了,一方还会觉得另一方太作,这样几次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性别差异,一方想要另一方完全理解自己的需要是不现实的。
三
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生物,这里的不同不是指智力上的不同,而是由于进化或者社会性别导致的思维运作方式不同以及成长背景,生活习惯,观念等不同。
比如很多女性有烦心事的时候喜欢倾诉,男性则更倾向于自己处理和消化。
正因为两性差异巨大,又迫切的想要彼此的理解,所以相处时就更需要积极地直接地沟通,而不是玩“你猜我猜”的游戏。
一天下课的时候,下雨了,欣然很希望在宿舍的男友树懒来接自己,但是她不说,觉得讲出来就没意思了。
可她一直在等,等到班级里都没人了,也没见树懒有所表示,就很生气。
晚上树懒给欣然打电话,她就发了脾气,指责树懒:“你心里根本没有我,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树懒一头雾水,觉得莫名其妙,也很生气,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过了两天,她冷静下来,把自己的期待讲出来,树懒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两个人也和好了。
她说,自己的脾气总是这样,觉得自己这样很作,想改,但是又控制不了,之前的恋爱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很担心自己的亲密关系会被自己作没了。
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种“自己什么都不想说,却在心里期待伴侣能明白自己的需求并满足自己”的想法呢?
最普遍的原因是很多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考验自己的伴侣,想知道这个人有多喜欢自己,自己有多么重要。
讲得更直接一些就是,很多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证明自己是被爱,被关心着的。
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段关系中要证明自己是被爱的,说明他对自己是否被爱这一点是不确信的,不是别人真的不爱他,而是他对自己这个人是否值得被人爱不自信。
最后
期待自己什么都不说,伴侣就能对自己的需求了如指掌,这种心理其实是非常婴儿式的。
婴儿对母亲的想法正是如此,觉得母亲了解自己的一切需求,自己饿了,母亲就会来给自己喂奶,自己想要抱抱了,母亲就会立刻抱起自己。
因为婴儿觉得母亲和自己是共生的,是一体的,所以自然对自己的需求非常清楚。
可是当婴儿再大一点,他就会明白自己和母亲其实是不同的两个人。
他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母亲也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自己也会和母亲在其中产生分歧。
母亲做不到完全了解和满足他的需要。
也许这类期待自己什么都不说,伴侣就能猜中自己需求的人,曾在母婴关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或是被长时间宠爱。
于是长大了就想要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补偿或是将这种需求加以延续,不过这样的行为注定是自我挫败的。
因为没有人能够做到你什么都不说,他就能懂你。
爱你的人并非你肚子里的蛔虫,他无法理解你所有的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你身上。
毕竟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做不到你爱的样子。
以上。
“有时候,还是坦诚点好”
编辑丨最佳损友
因为爱Eason的《最佳损友》,于是就叫最佳损友。因为本来就足够损人,于是最适合最佳损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