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分析原因后,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就是支撑你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如果是这样那就错了,因为经验和规律从来不能轻易得到,非常有可能这些因素就建立在一些偶发原因上,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因为有很多结论是根据人的直觉的出来的。
例如胖子容易得高血压,那么究竟是因为这个人得高血压才容易胖,还是因为胖容易得高血压呢。其实也有很多瘦的人得高血压,所以这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一个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Skinner box),养了一群鸽子/老鼠在箱子里面,然后随机向着箱子投放食物,过了一段时间后,鸽子和老鼠会展示出很多奇怪的姿势,例如一条腿站立,歪脖子,或者老鼠撞箱子,旋转跳舞。因为刚好投递食物时候,鸽子和老鼠在做这些动作,导致他们相信只要做这些事情就会得到奖励。
斯金纳箱实验(Skinner box)虽然从你看来,投喂食物和鸽子的知识毫无关系,但站在鸽子的角度就会相信这些都是他努力的成果。这里面的原因在于规律总结来自于「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只有因果关系总结的规律才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复盘结论要经得起交叉验证
总结规律最重要的是找因果关系,那么如何避免总结的规律是因果而不是相关性,很重要的方法是做「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
交叉验证的时候,可以把你总结出来的经验,换另外一个案例或者场景看是否适用,如果适用说明具备普遍性,如果不适用,可能只是孤立的事件。
例如我首次在头条投稿的时候,结果一天收到的赞和评论与粉丝比这几个月在简书里面的总和还多,当时心理觉得简书这个平台不行啊,简直是埋没了我的才华,但后面继续投稿发现流量还是很低,评论和点赞很少,后来研究发现,是头条为了鼓励新作者,对新作者有流量扶持,并不是自己有多么厉害。
复盘的结论要用来指导实践
复盘的结论必须是用来指向行动的,因为你需要运用结论来指导实践,不然很可能是错误的结论。例如你今年计划跑步,结果跑了两周就没有坚持下来,你进行复盘觉得,自己之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坚持,所以自己就是一个缺乏自律的人,所以什么事情都没法坚持下来。而实际上坚持一个事情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很多人半途而废,都是因为前期给自己目标定的太高,导致无法完成而缺乏正向反馈,因此无法坚持。如果复盘的结论是自己就是缺乏自律,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复盘要指向事情而非指向人
复盘的结论要指向抽象的事情,而不是具体的人身上,这不是复盘的目的。例如某个事情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这个人的问题,还是制度和流程的问题。指向人,惩罚人解决不了问题,而是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复盘的目的。
例如,在分析一个公司衰落或者兴起的时候,很容易落到个人的分析上。例如在2000年的时候,兴起了非常多的互联网企业,网易,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等,也涌现了很多厉害的企业家。大家都觉得这些创始人太厉害了,但是如果分析到这些人的品格上,说多么努力,多么聪明等,你会发现就算你现在比他们更努力,其实也无法创造一个完全一样的企业,更多的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互联网早期,而这些企业看到了势头抓住了机会,当然有人的因素,但那不是全部。雷军在2010年金山上市的时候非常痛苦,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他以劳模著称,努力不属于任何人,但是金山上市市值比哪些企业小太多,后来才明白要顺势而为。
对复盘的结论进行推演
在得出复盘的规律后,需要依据结论对事情进行推演。在围棋的复盘中,有「胜负手」「恶手」「妙手」「疑问手」等关键节点,但是判断这些节点后需要反思,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改正后,继续进行推演,看是否能够改正棋局,让自己获胜,最终确认这个改正的一手是否正确。
复盘的结论是告诉你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而根据复盘的结论推演才能告诉你如何将结论勇于实践。因为事物不是静止不同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将这些结论放在实践中,才能看到后果究竟是什么。
得出复盘的结论是这个步骤的目的,但复盘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为了指导我们在后续的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