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用以上这条豆瓣神评总结最简单不过了。看完片子第一感触是,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年纪,许许多多的男生都有过这样的年纪。有些事情看似龌龊不堪,但身体的躁动确实让我们时常幻想。
余华曾经写过一本小说《在细雨中呐喊》,里面有个片段是他和小伙伴体验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内心的躁动也越来越加剧,除了学会自己解决生理问题之外,身为初中生的他们决定对一个老奶奶下手。
小说中两人把老奶奶按在地上,然后把老奶奶裤子脱掉,却因为老奶奶不断地喊“造孽啊”,二人吓得罢手逃跑。
《在细雨中呐喊》算是余华的青春回忆录,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大胆的创作令人佩服,而接下来要讲的这部电影,编剧同样大胆。
初次还在,被女友母亲勾引上
《毕业生》讲的是男主本恩刚刚大学毕业,成绩优异,周围人都在为他庆祝。本恩在大学期间没怎么交过女朋友,所以第一次还在。电影开场,本恩是一个郁郁寡欢的男生,虽然周围人都兴高采烈,对他各种溢美之辞,但本恩却置若罔闻。
此时他遇上了鲁滨逊太太,鲁滨逊用美色勾引本恩,本恩内心挣扎半天,出于对两性的好奇还是中招了。
与此同时本恩爱上了鲁滨逊太太的女儿伊莱恩,伊莱恩同样也深爱着他。鲁滨逊太太对他们二人的恋情横加阻挠,本恩痛苦万分,伊莱恩也很快知道了真相。此时出现了一段四角关系,鲁滨逊太太和丈夫鲁滨逊,本恩和伊莱恩,四人都深受着内心折磨,电影结局是女友选择了谅解。
具体情节这里就不再剧透。
这部浪漫的龌龊爱情片
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编剧敢写别人羞于启齿的东西,一旦写出来搬到大银幕上,许多男生为之共鸣!
《毕业生》诞生在1967年,这时的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反战潮流、民权运动、性解禁。这部片子的脑洞之大,尺度之大,令人震撼的同时,也让人佩服。
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观念日新月异,尺度越开越大,每个人对未来是迷茫的,因为在社会观念解放的同时,许多人找不到从前的那根道德标杆。似乎一切都可以做,但一切都有所限制。
电影中的鲁滨逊太太或许很多人会说她变态,已经是半老徐娘却诱惑一个小男生,可放在那个年代,似乎又有情可原。
鲁滨逊太太专业是艺术,但她本人并不喜欢艺术,这么多年来她都在自我挣扎。因为这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刻苦用功,浪费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嫁给鲁滨逊之后,婚姻关系也十分平淡,她渴望着有人能够灌溉她干涸的世界。此时,本恩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在那样的年代,对和错真的很难说清。可能今天一件事情大家说是错的,明天大家都转变了观念,都说没错。所有人都很迷茫,鲁滨逊太太也是如此,她选择了追随自己内心想要的欲望。
鲁滨逊太太或许并不爱本恩,本恩更是从未爱过她。一个是想证明自己的肉体还年轻,一个是对两性还未涉足,充满好奇。在鲁滨逊太太加足马力的勾引之下,本恩终于上了鲁滨逊太太的“贼船”。
本恩爱上鲁滨逊太太的女儿伊莱恩之后,精神十分痛苦,枕边人鲁滨逊太太一再告诉他不要接近她女儿。本恩尝试过拒绝伊莱恩,但是失败了。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追求伊莱恩。
伊莱恩得知本恩和自己母亲的事,深受伤害,决定和另外一个男子结婚。婚礼上的最后一幕,令人激动。本恩勇敢地抢婚,在众人的阻挠之下,伊莱恩也跟随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本恩奔跑着离开了婚礼现场。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人伦观念的对错之间摆动,我们想问,这样是对的吗?同时,我们也暗暗在想,换作是我,就算是拒绝鲁滨逊太太,内心也会起波澜。这是发自灵魂的拷问,全片探讨的观念非常陡峭出奇,正因为这种拷问,这部片子让人欲罢不能,处处反思自己。
好电影历久弥新
电影豆瓣评分7.9分,当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编剧、男女主角、配角、剧本、摄影都有提名。在1998年评百年百大最佳美国电影时,《毕业生》排名第七。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是上世纪60年代的思考,但放在今天仍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社会在变,但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从未改变。好的电影正是揭露了这一点,才历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