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次元
动画的鄙视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动画的鄙视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 edee424c36c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2:38 被阅读4次

各位好,初次见面,我是王彧,在读的二维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

今天聊一聊动画中的鄙视链。

相信很多新入圈的朋友或多或少总会遇到这样一种状况:

自己所喜欢,认为很好看很厉害的时下热门,或者一度热门的日本新番动画,总会被圈子里的老人嘲笑并不怎么样。可是看动画不是自己觉得好看就好么?于是他们迷茫了,对自己的审美喜好产生质疑了,甚至有些人出离愤怒了,觉得圈子的老人喜欢装还充满恶意,为什么要把这些人气很高的动画贬的一文不值呢?

这就是当前动画文化圈里很有趣一个现像:日本近年来的新番电视动画的鄙视链。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得从头说起,这样可以比较透彻了解到为什么鄙视链会产生

首先,整个大的动画环境下,存在一条最大的鄙视链

欧洲动画>美国动画>日本动画

这里说的是大环境,也就是整体上的动画体系,不能代表各个体系下的各个种类和具体的制作者

中国动画的位置很特殊,我有心讲以后再单独说

最高层:艺术价值和存在原则

欧洲出产的动画往往在艺术性上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又往往有着开拓性的实验性,能够带有商业考量的去制作动画。因此在很多时候都能代表动画在艺术高度上的走向和发展,所以在专业动画艺术研究者心目中地位非常的高,处在顶层,是艺术性的代表。

《凯尔经的秘密》中表现旅途中季节更替的镜头

对于这一层面的动画从业者来说,动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不应当拘泥于表现技术,表现手法,他们研究的是动画不断发展的必要性和其能够到达的高度。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采用了真人拍摄结合油画转描的美术形式

他们相当于动画的精神和灵魂,在观众看来会显得虚无缥缈,甚至莫名其妙。但这些尝试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会让人觉得美,即便观众不理解这些艺术上知识或者是标准,但这些东西存在却能让他们觉得观看起来有舒适和美好的感觉,这恰恰也就是动画为什么应当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的一种哲学式的探寻

中坚层:将画面和剧作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美国动画在发展过程中,以各个动画公司为核心发展出的完备而又成熟的动画工业体系给了美国动画以强大的技术实力。美国动画以迪斯尼为代表的主流动画群体始终都在不停的最寻最生动,最真实,最灵巧,最震撼的表现手法。

《鹬》在模型,光影,景深上的细致程度令人咋舌

而一旦能够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他们便会推动整个动画工业体系,使之成为主流。美国的动画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其电影工业相关联,动画对于他们是一种视觉表现的形式,弥补了电影在表达上局限性,是一种讲故事的视觉选择。顶尖的制作技术带来视觉冲击力和高成熟度的剧作结构是美国动画最令人叹为观止的。

《疯狂动物城》在剧情和制作上的高成熟度使其几乎没有差评

他们推动了动画在内容上的发展,也给动画带来了厚重感。一方面不断地拓宽动画在视听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极限,一方面又不断地打磨故事戏剧性,让故事成为动画主心骨,让动画是一种视觉表现上的选择,而不仅仅只是噱头。他们是支持当下动画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

基础层:产业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成功

日本动画在发展之初,受限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选择了电视动画作为发展方向,并且着重发展有限动画,最终形成了低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动画工业体系。而在发展之初,有限动画和电视动画这两个动画形式就决定了日本动画必须在商业目的上有更多也更深入的考量。

1963年手冢治虫以《铁臂阿童木》确立了日本的有限动画制作规则,并被沿用至今  

因为这两种形式恰恰是最能适应商业性发展的,最能将动画的收益最大化的。也是由于这种最初的发展模式,使得日本动画需要在技术和制作上不够优秀的情况下依赖于展现作品的独特性来吸引观众,以确保有足够的观众来支持其在商业上的成功。

从制作上看很粗糙的《pop子和pipi美》依靠作品的独特性一度火爆网络

所以日本动画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作品商业目的浓厚,甚少艺术思考,这是他为什么处于鄙视链低端的原因。对于日本来说,动画更多的是产业,是文化娱乐消费产品,而不是艺术表现形式或者视觉语言技术。

所以你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想说喜欢日本动画的都是底层的俗人么?

不不不,虽然这条鄙视链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这条鄙视链只有高低,没有贵贱。

当下,很多圈子里的爱好者都热衷于讨论动画看得爽重要还是有现实意义重要,由此很多口水仗纷纷开打。

我是这么认为的

整个动画产业就像是一棵果树,无数的作品都是上面的果实。

有的人致力于做出能让大家看得爽,看得高兴的动画 。

这就好比是在精心打理果树,让果子长得更好看,吃起来更好吃。

有的人致力于挖掘动画的艺术内涵和现实意义 。

这就好比是在想办法改善果树的品种,让更好果树结更好的果子。

但其实最后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树上结的果子更好。 

第一种人吸引了现在的我们爱看动画 。

第二种人确保了我们之后的人仍然爱看动画。

基因工程是比园林护理的知识等级高,但在结果子果树不能没有园林护理。

日本动画目前的这种发展状况从长远来说是会陷入低迷的,但是在当下整个动画大环境,日本动画才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

不论是其整体显得不那么生动的表演风格,一味讨喜的日式美术风格,反复打磨使用的桥段,设计人物的模式化,泛滥的成人化元素,略显死板的镜头运用,这些弊病;抑或是作品有制作者突出的个人风格,别出心裁的故事创意,细腻丰富的感情表达,广泛而多样的题材和类型,成熟的亚文化体系构建,这些长处。都是有利于其商业发展的,原始目的不外乎吸引观众和降低成本。

商业化是一个去艺术化的过程,旨在淡化那些大众没有能力去欣赏的层面的艺术性,保留和强化那些能让观众在观看感到舒适和美的艺术性成分,以此在长久发展上来让观众喜欢看,想去看。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化,都离不开其本身的艺术高度发展。日本动画在将动画商业化的道路上如此成功,就是因为本身在动画艺术上有着相当的高度,再加上对观众喜爱的桥段与元素长久的提炼和打磨,最终才建成了庞大成熟的亚文化产业。

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是因为日本在动画上有着诸多天才和巨匠,他们已经为日本动画挖掘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艺术财富,才让日本动画的商业发展受益至今。

存在是发展的前提,日本动画工业体系,是积累资本最成熟也最稳定的产业结构。

回到问题里所说的鄙视链,如果看懂了我上面所说的这些,那差不多应该已经能明白这个在日本新番动画里的鄙视链是怎么来的了。

大环境是大环境,在各个动画体系,流派里,都有扮演着这三类动画地位的作品。那么自然而然的,在视听语言或者剧作上艺术性更强的作品的受众群体就会去鄙视那些只是技术性强制作好的作品的受众群体,而这些观众又回去鄙视那些艺术性技术性都一般,只是商业化成功的作品。

而新番动画里,往往受众人数最多的,恰恰就是商业目的最强,艺术性最低的。他们适合作为娱乐和消遣,但讨论的价值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而大部分不以装为目的老人们,已经渐渐的在很多商业作品中锻炼出了更高的艺术性要求,所以会去批评这些作品,也会去批评喜欢这些观众审美要求低,觉得这些作品压低了大众的审美水平,导致环境变差了。

他们觉得自己能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更高的那两个层面,所以才会这样不友善

但是,审美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在经历的诸多同质化严重的商业作品洗礼之后,新入圈的爱好者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客观独立的审美。

原则上,我是不赞成老人去引导新人的审美形成过程。因为其实这三个层面的动画都是有着自己的短板的,像是欧洲动画的剧作孱弱,美国动画的表演日趋同质化等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提到,这些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展开讨论。选择倾向于哪个层面,是应当由每一个爱好者自己在不断的观赏体验中去权衡的,不应当先入为主的给他们灌输褒贬的倾向。

艺术化的能力,技术化的能力,商业化的能力都是很了不得的能力

一个是未来的精神与理想,一个是发展的积累与沉淀,一个是存在的必要和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画的鄙视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gh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