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
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慵:懒。
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
干:关涉。
阳关:出自《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也则:依旧。
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
赏析:
此词作于青州,为李清照早期作品,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作《点绛唇》《凤凰台上忆吹箫》等。”
上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狮形的铜香炉里,熏香已经冷却,床上的锦被似红浪翻腾,起床后懒于梳妆,任凭华贵的梳妆镜匣落满灰尘。太阳已升起来了,照着帘钩。开篇两句,即将读者带入一清冷的氛围中,词人以“金猊”、“红浪”这两种温暖的色调,反衬出心情的低落,“香冷”、“被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即是所述“慵”的具体表现,开启下文。与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之“倦”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生怕离别时伤心悲苦,多少心事,想要说终究没有说出口,最近消瘦,不是饮酒过量,也不是因为悲秋。此几句意承上文,具体写“慵自梳头”的原因,道出离愁。此处用典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及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指出心中之愁与这两种愁无关,因愁而瘦,只为一人。
下片: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算了吧,这一次离别,即便唱上《阳关》万遍,也难将他挽留。思念的人已远去,独守空楼。此处情感跳跃,略去了送别时的缠绵,伤感,直接写别后伤痛,唱尽千万遍离曲,终难挽回丈夫心中去意,那就放手吧,唯将伤痛留给自己。后两句分别用典陶渊明《桃花源记》及秦穆公女弄玉的故事,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念”字启下文。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只有楼前的流水,怜惜我整天凝眸思念,凭栏处,如今又添了一段新愁。此几句写别后思念,承前述“念武陵人远”,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情感层层递进。“凝眸”本已指长时间注视某物,而加以“终日”一词修饰,从时间的长度上,进一步加深了心中思念的深度,以至于到了痴的这一地步。词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心中惆怅,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知我心意。旧愁未去,新愁日增,愁何深也。
此词为抒写离愁的名篇之一,语浅近,而表达的情感却深沉。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三评:“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尤妙。‘千万遍’,痛甚。转转折折,忤合万状。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成离亭别墅。至文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1700/fa02f6f7d348367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