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中秋,华夏儿女又会不约而同吟唱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代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提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到了《水浒传》,第三十回提到中秋唱曲,便唱的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自官方到民间,这首词都拥有超凡的吸引力。回到苏轼当时的创作背景,我们也许能解锁这首诗产生无穷魅力的密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进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而苏轼此时选择自愿任职黄州,与1071年主动申请调离京城的政治旋涡,而出任杭州任职通判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始于1069年,止于1085年。)过于激进,与变法一派政见不合,才不得已而为之。
且在申请外调时,苏轼曾请求调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可是自苏轼1074年调任密州后,请求便没了下文,而至1076年中秋,两兄弟离别已有7年之久。
此词表面看是深切的怀人之作,实则是官场失意的抒怀之作。
毕竟对于深受儒家经世治国抱负影响的苏轼,以心怀天下为使命。而政治的险恶也是他未曾预料和难以把握的,他的文字即是生命轨迹的注脚,也隐约透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和自己政治前途的隐忧!
所以,即使是在象征美好团圆的中秋之夜,苏轼在超然台与亲朋好友“欢饮达旦,大醉”,放肆酣畅之外,我们依然能触摸苏轼的内心的淡淡忧伤。“兼怀子由”的温情脉脉亦是苏轼为冲淡官场失意对自己的摧残吧!
毕竟人不论遭遇怎样的困境,生活总是要继续,依然要保持爱的能力,去感受和期待这人世间的美好。这可能也是《明月几时有》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千年不朽。
上阙,苏轼透露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避世想法。
人之所以会追问宇宙的无穷,是因为想要逃离地球的某种禁锢。
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就是例证。人总是为了寻找某种答案,才要进行执着的叩问。
苏轼端起酒杯质问青天“明月几时有?”,看似无端涯的突发奇想,实则是内心长久苦闷郁积后的自然表现。
中秋的圆月高高挂在天上,触发了苏轼的创作灵感。
他想象自己能乘着风抵达月宫,享受“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纯粹美好。
同时,他既对“琼楼玉宇”充满了好奇,又对“高处不胜寒”生出担忧,字里行间难掩孩童般的天真浪漫,是苏轼超然而旷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他虽然有极为浪漫富有想象力的一面,但是也比较求真务实,所以在处理诗歌情感时,能够收放自如,免去了矫揉造作的雕琢,而给读者以情感上的共鸣。
下阙,苏轼表明了“千里共婵娟”的积极态度。
当视线转回人间,苏轼的疑问尚未结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难道月亮是对人们心存怨恨?才偏偏在人们分离之时呈现圆满的美好姿态?这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啊!
虽然苏轼深处热闹中秋宴席之间,但仍然深切思念着远方的弟弟。
这份手足情深让他在月圆的中秋之夜感到惆怅,但是他也试图自我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其实月事和人事都遵循着同样的运行规则:十全十美只是奢望,人要学会接受不完美中的完美!
月亮期盼着圆满,人人都向往欢乐。但是事实上,悲欢离合是人间常态,阴晴圆缺共同组成了月亮的轨迹。这才是亘古不变的宇宙哲学!
幡然醒悟后的苏轼,不再执着于对与弟弟难以相聚的忧愁,而是为天下所有遭遇分离之痛的人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