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闲话古诗词简友广场
宋之问《灵隐寺》:千年古刹,秘境探幽,心灵净化,诗人能否?

宋之问《灵隐寺》:千年古刹,秘境探幽,心灵净化,诗人能否?

作者: 无心随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20:27 被阅读0次

    杭州灵隐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近一千七百年。它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风景优美,既是重要的寺院,也是景色宜人的旅游胜地。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宋之问被贬为越州长史,途经灵隐寺,欣赏美景,思考人生,写下了这首《灵隐寺》。

    《灵隐寺 》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氛围。这里的“鹫岭”指的是飞来峰,它高耸入云;而“龙宫”化用龙王请佛入龙宫说法的故事,这里指灵隐寺,它静谧而神秘。这里的描绘不仅点明了地点,还为诗歌笼罩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灵隐寺的海景。站在楼上,可以看到大海上的日出,而寺庙的大门则面对着浙江的潮水。这里的“沧海日”和“浙江潮”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两句诗描绘了灵隐寺的月夜景色。月宫中落下神秘的桂子,佛香穿过云层,飘散在空气中。这里的“桂子”和“天香”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和神秘的气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梦幻。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飞来峰的经历。他攀援着藤萝,登上远处的塔,又在山峰上挖木取水。这里的“扪萝”和“刳木”形象地描绘了攀登的艰辛和取水的困难。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花草。尽管霜雪覆盖,但花朵依然绽放;虽然冰霜凝结,但叶子并未凋零。这里的“霜薄”和“冰轻”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花草的生命力和坚韧性,写出了一种奇异的景象。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心愿。他一直向往着遥远的地方,寻找着能够洗涤心灵的清净之地。这里的“夙龄”和“搜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清净之地的追求。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未来将踏上前往天台山(天台宗的发源地,象征着更高的修行境界)的旅程,去看那里著名的风景石桥(石梁飞瀑)去。

    《灵隐寺》是宋之问的一首名篇,这首诗描绘杭州灵隐寺周边的壮丽景色,抒写内心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求心灵净化与超脱的情怀。

    这首诗清新而又有雄壮之气,淡远又有洒脱之意,不同于他的其他诗歌。尤其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描写灵隐寺观览胜景的得天独厚,有沧海日、浙江潮可观,写景雄奇、壮阔,是描写灵隐寺的千古名句。

    可能也是这两句实在太好,而诗人本人名声太差,世人不愿这样的名句出自他手,便编造了宋之问偶遇骆宾王续诗的故事,把这两句的作者给了名声不错的骆宾王。

    另外,宋之问来到佛教胜地寻求心灵的净化,又怎么可能成功。他内心之丑恶,世所少见,也怎能实现心灵的净化,或许他只是恶人来寻一个心理安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之问《灵隐寺》:千年古刹,秘境探幽,心灵净化,诗人能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mt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