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难忘生产队

难忘生产队

作者: 北国苍狼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7:51 被阅读22次

文/刘国霖

小时候,队房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队房即生产队的队部、相当于现在村社的办公活动场所)。一年四季里队房是全村的中枢,指挥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的号令全在这里布署实施,开会、学报纸文件、记工分、年终分红都离不开这里。儿时的我们更喜欢这里的打谷场面、车筒子、牲口圈棚等,因为那是开心追闹嬉戏的场所,也是期盼着演电影的唯一场地。

队房的记忆总是那些深深落在心底的趣事。记得生产队里买了一台收音机,这可是一个稀罕东西,六十年代末的农村很少见到。大家在队房的大炕上围着看、围着听,有的说这是洋戏匣子、有的纠正说是收音机,争论中围笼过来看稀罕的人越来越多了,屋子里已塞满了人。最后队长干脆把收音机搬在队房对面的山坡上,那嘹亮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山村的夜。“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郭兰英的歌声从此嵌入心灵,我们一群孩儿认定那匣子里一定有小铜人人在里面说唱,爬上半坡腰试图让大人打开后盖看个究竟,但被拒绝了。好奇心趋使我们在大人们出地头劳动时,偷偷的在队房打开了那个收音机后盖,原来就一堆大小不等的圆管子(后来明白了是二极管、三极管等)和一个大喇叭。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后来家家柜子上都摆上了收音机,有大有小还有手里握着的、兜里装着的。村里招集开会也不用挨家挨户通知了,因为家家又安上了有线压电陶瓷喇叭,队房里的三用机(多功能收音机)一吼,坐在炕头都能听到,再对着喇叭喊,队房的三用机还能听到回话。儿时的我们在各自家里对着喇叭喊几声便能约好出去玩。

队房的乐趣很多,夏天我们中午不回家都在车筒子里的车上睡觉午休,目的是乘大人不注意把两个车的车辕架在一起,玩起了四轮飞车,从队房门前的坡顶小道上飞驰而下。自然胆大、力壮的把辕主驾、其它的乘坐兜风,那个爽就嫑提了。一次拐弯急了,车翻在了路下面,好在人未伤着,此事每每回想起来后怕了半辈子,因为车的底板上全插着准备去割草的镰刀……。到了秋天打谷场面更是另一番快乐的天地,围着草垛玩打仗、捉迷藏闹到晚上也不愿回家。有时还跟大人在牲口圈棚内学着铡草喂牲口、并吆喝着到凉泉渠边饮牲口。那时生产队里秋收的粮食在场面上碾晒后堆成一个大圆锥体,生产队会计会在粮堆上扣上一个用木头刻下凹痕的“公粮”二字作印记。那两个字的庄严神圣至今难忘,每当粮堆上有了这两个字我们在场面的游戏活动就结束了,因为如果追逐破坏了公粮上的印记是会被惩罚的。

那个时代,我们上小学看的小人书和看电影,大都是打仗的和抓特务的故事。总觉的社会上有特务会来队里探听秘密和搞坏事。我们年龄小小的一帮男孩就自发组织了一个儿童团,并在队房四周站岗放哨。红领巾做为儿童团标志已远远不够,为了更象一回事、也许是学小人书里的故事,后来到不远的供销社买了几杆红缨枪(实际是演戏用的道具)武装起了我们的儿童团。扛着红缨枪着实让我们神气、威风,但在大人们眼里我们就是另类的一种跳皮捣蛋、从来不屑一顾……。

生产队在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最底层的核算单位,劳动出勤按体力记工分。每到年底队房那张大桌子上的算盘被会计拔的清脆响亮,分红很快就出来了,好年头一个工分能分一毛把半,年景不好也就几分钱,一个壮年人一天也就一个工分。小孩参加集体劳动最多也就半个工,有时我们的劳动从数量上比和大人一样多,但记分员还是记半工,一场争吵有时也就不可避免了……。少儿时的烦恼不会长久,往往因一场愉快的劳动竞技或嬉戏而冲淡,记得收割庄稼领头打扎捆个子的桔杆绳,必须比其他人速度快,镰刀在脚下挥动,向前推进一段就得用手拔几颗庄稼杆,把根部拧在一块再打结铺在地上,后面收割庄稼的人便把庄稼桔杆整齐放在上面。打头的人们憋足劲争先往前冲,田野里形成一个个“燕”阵在追逐,早到了地头的还助人为乐,为落的远的悄悄割一段庄稼。

生产队最幸福的事是每年秋后杀羊宰牛,除了能分到每家每户应得的份子肉外,有时还能在队房集体聚餐,每当这时,我们便拿着碗筷早早站在队房的下风向,闻从大锅里散发出的炖肉味。在生活不富裕的日子吃肉是一种奢望,闻着香的流口水、吃着香的三日不知五谷杂陈,从那时便留下了一生味觉的最美回忆!

后来到城里上学的我们,考上了中专、大学,毕业后又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从此与生产队的农活告别了。改革以来农村包产到户,队房已没有了利用的价值,青年人进城打工,昔日的乡村生机不在。当我们带妻儿回到曾经梦绕魂牵的故乡,那儿时视为乐园的队房只留下了一片残垣断壁,打谷场面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一切只能在回忆中寻找。

相关文章

  • 难忘生产队

    文/刘国霖 小时候,队房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队房即生产队的队部、相当于现在村社的办公活动场所)。一年四季里队房是全...

  • 难忘在生产队的日子

    遥想少年时,蹲点我小队的生产 大队长手把手地教我们小学生扯秧 插秧,还专门成立了学生插秧队、收谷 队,这些...

  • 陈年旧事(15)难忘那几间茅草房教室

    陈年旧事(15)难忘那几间茅草房教室 1968年初夏,生产队选了一块空地,买来了碗口粗的毛竹和几堆红砖,准备了大量...

  • 生产队

    生产队,一个渐渐老去的历史名词。我曾去生产队剥个玉米棒,那时还很小,妈妈带我去的。天麻麻亮,一群大妈就围着箩筐依次...

  • 生产队

    前几天把原先种豌豆的地用拖拉机翻了下,天晴热,翻倒的杂草马上枯黄,今天开沟种些杂粮玉米。 张师傅在田埂割了满满一担...

  • 回忆《老爸原创》

    时光不留情,六十多年过去了,我有一件难忘的往事,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值得回味! 一九六三年,我才十七岁,我们生产队道...

  • 一碗面条的疯狂之路,论资本1-6

    历史回顾 我父母曾经告诉我“生产队”,生产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绝大多数最初由高级农业社过渡...

  • 难忘老屋

    难忘老屋 20多年前,白泥井脚下的老屋并不属于我家,它只是生产队用来搞饲养的空房而也。如今,老屋却成了我与父亲都舍...

  • 想念船上一锅鱼

    请问,你最难忘的一顿美味是什么? 小时候,我曾经跟生产队一对中年夫妻去过阳澄湖里耙水草,他们就是王伯和王婶夫妻。记...

  • 我的姨娘

    在生产队里,生产队长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做的。我这里说的是生产队长,不是政治队长。政治队长是管领广大社员群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忘生产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n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