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两个故事
大M刚进初中时,觉得初中毕业就是去广州打工,于是缺乏斗志。导致在学习上偷懒,成绩下滑。后来有个班主任告诉他,初中之后还有高中,高中之后还有大学,所以大M有了上好高中的目标。
高三的时候,大M暗恋一个姑娘,深受求而不得之苦,意志消沉。后来班主任告诉他,上了大学会有更多好的姑娘,更多的选择,后来大M上了大学,发现班主任说的真对。
后来上了大学,大M成了愤青,但是还保持着爱看书的爱好,得以结交了不少年龄比他大的朋友,也因为看了不少牛人传记,于是觉得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学生时代结束后不再愤青了,但是也没有做成什么大事。
小M初中毕业觉得一定不能输在任何一条跑道,家里费了很大力气让她进了当地最好的高中;高三时候同样是谈恋爱,影响了成绩,考了一个一般般的大学;大学时候信了从小到大老师家人说的话,“上了大学就好了!”于是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大学之后,在职场磕磕碰碰几年,还以为是运气不好,遇人不淑,总是不得重用。
后来,大M和小M都因为不得志,抑郁了。
大M认识到见识很重要,所以多看书,多见牛人,走出抑郁之后的大M成了知名的自媒体人。带着一群不那么自律,怀疑自己的人一起读书成长,成就了很多人。果真成了做大事的人。
小M坚信学习很重要,一直努力的学点什么,后来遇到了大M的自媒体,跟着一起学习,生活终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孔子说,人分成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很少有人是属于生而知之的,少部分人是属于学而知之的,他们在学习上一直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不需要遇到困境了才去学习。
而大部分人和大M和小M一样,属于困而学之的那一类,但是因为前期见识的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有很大差别。
然而除了这三种人,其实还有一种人。
还是讲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花剌子模国国王摩诃末苏丹,本是雄才大略之人,他的军队屠杀了成吉思汗的商队,因此与蒙古发生了战争。第一场仗,作为常胜国王,苏丹自己参战,那一仗打得日月无光,但他的军队惨败。蒙古军队的可怕,吓到了苏丹。
在那之后,他一直躲在遥远的都城,再也不敢和蒙古军队对垒,不仅如此,他还将报来坏消息的信使送去喂老虎,而报来好消息的信使则得以升官发财。结果花剌子模国被蒙古彻底毁灭,九成的国民被屠杀。
问你一个问题:走在路上被人扇了一耳光,是打回去还是认怂,还是多方面分析该怎么应对?
人一辈子被扇巴掌的情况和原因很多,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对待它们的方法却有高度的一致性。习惯于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别人巴掌,认怂的人一辈子都在认怂。
这一种人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又或者他们觉得反正已经这样子了,做什么不做什么没什么太大区别,那就认怂,什么也不做了。
这也就是始终不愿意学习进步的第四种人。
遇到这样的人,无缘无故被打了一巴掌,如果是陌生人,还是躲远点。毕竟适当的时候要懂得自保,避免被“花剌子模国王”拿去“喂老虎”。
那如果是我们的家人呢?在躲不过的情况下,不要和对方较劲,多鼓励,少批评,唯有爱才能收获和谐的家庭生活。
一个人的见识,会极大的影响他的行为。但凡一个人的眼界开阔些,结交朋友广一些,能力大一些,会变成第四种人的可能性都会很低。
可是,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看到很多的第四类人,他们满足于自己的一点成绩,或者认命于自己运气不好,总是不能成事。
其实,这类人只是因为见识不足又不愿意去增长见识,不知道他所面对的困难早就有人已经遇到并解决了。
一个愿意学习并且不断增长见识的人相信,只要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在时间的魔力下,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