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拥有智慧的人可以说能傲视群雄了。
怎么讲,我们这群现代人可以说是懒入膏肓了,如今连书都可以雇人帮我们看,什么都讲究方法。当然,关心方法没什么不对,只有聪明的人才会关心方法。可是细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关注自己正在使用的方法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巧妙,是不是够效率呢?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催生了大规模的知识经济,教你锻炼的、读书的、写作的、理财的、学习的、时间管理的…什么7天瘦身多少,21天怎样怎样,两个月实现月入多少,100天脱胎换骨之类的,各种方式方法聆郎满目,犹如龙卷风一般排山倒海而来,各大门派的祖师爷们也纷纷下山,统一开铺变现,好不热闹。
最近一直在看思维方式,心智方法类的书籍。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讲真,对于一个被洗脑多年只懂得“成功靠信念而非条件”的吃瓜群众来说,书中观念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现实意义真的可以算作颠覆。
《把时间当作朋友》——学习路上,坚持本身就是最好的策略看了这几本心智类书籍之后,有一个思考,那就是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多少有成就的人,他们那个年代信息都是不对称的,更不可能享受如今便捷的互联网资源了,是不是正是如此,才成就了他们的专注呢?所谓的方法和套路并非那么重要,只是现代社会过于浮躁,讲究效率,人们不得不焦虑地贪多又求快。
笑来老师认为:
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我所理解的用功,就是脚踏实地地,哪怕用最原始,最笨的方法坚持做一件事。在学习路上,一个不会使用任何套路和技巧的人,哪怕他走的慢一些,也应该得到鼓励。网上经常会有一些我把它称为“冷水文”的文章,他们会说你是低效率的勤奋者,或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等等,建议对于这类文章有必要做独立的思考及理性的判断,我承认它们比较能激发一个人去反思自省,若幸运的话遇上一些可行的建议为己所用,也是不错的。但是,一定不能深陷在方法的漩涡中迷失自己。毕竟世界上既没有人能决定你走的路,更没有人能决定你走路的方式。
即便是死记硬背,若愿意专注地花上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也能变得博文强识。了解自己是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既要惊讶地接受自己客观上心智平庸的事实,也要惊喜地发现自己主观上优于常人的天性。
由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将会是我们坚持用功的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