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外语
读完这一篇,你也能看懂口译笔记那些“鬼画符”

读完这一篇,你也能看懂口译笔记那些“鬼画符”

作者: 书生慧慧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21:50 被阅读0次

关于学口译,被传得最神的就是口译笔记,仿佛只要掌握了那些“鬼画符”一样的神秘记录,口译这个高端的脑力活就可以轻松搞定了。其实,关于口译笔记,你可能有以下误解:

【误】学口译笔记就是学速记法。【正】速记法记录的是逐字发音,口译笔记记录的是译员理解后的信息和逻辑。

【误】我的听力、脑记不行,只要有笔记就没问题了。【正】口译笔记记录的是理解和脑记处理以后的信息,如果没听懂、没经过分析,只在笔记上写几个单词、画几个符号根本是无济于事的。

【误】口译笔记就是学符号,只要多背符号就行了。【正】符号确实是口译笔记中很特别,也很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符号最关键是要有效,而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口译笔记无法辅助脑记,反而成了更大的负担。

纠正了几个常见误解之后,还需了解一下口译笔记两个尤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即时性,只有当时翻译的内容有用,过期无效,不能重复使用;二是个人性,每个人的笔记都可以不同,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

尽管有着个人性的特点,口译笔记还是有一套可以遵循的通用高效体系,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上手。主要包括:笔记内容呈对角线展开,关键词用符号或用简写表示(切忌写全),逻辑线条要清楚等。先来看篇“鬼画符”的例子吧:

这一段右侧的笔记对应的就是这段汉语内容。原文可以说有3句话,笔记对应的也有3个部分。首先要说明的是,里面那些小斜杠是用来分隔单词的,不代表具体含义。

第一句。“中”代表“中国”,后面那个符号代表“世界”,“农”代表“农业”,右上角的小圆圈代表“人”,上面的尖角代表“最”,后面的方框代表“国家”。

第二句。再次出现了“农”和右上角小圈,新信息是“3000万”和“por”,用近似于英文中贫穷的单词表示“贫困”的含义。

第三句。再次出现了“中”、“农”和右上角小圈,第二行“人”和上面的横线加到一起表示“人均”,“年“后面的反向箭头表示的是“收入(进钱的方向,哈哈)”,小于号表示“不足”,最后是“300”和美元符号。

那么,经过以上解释,即使你从未接触过口译,基本上也可以只看这段笔记就把原文的大意重复出来了吧?这就是一段很典型,也很专业的口译笔记了。

通过这一篇例子,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口译笔记符号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稳定性。所谓稳定性,就是每次出现同一概念(敲黑板:是同一概念,不是同一单词),都会使用同一符号。比如本段笔记中反复出现的“中”、“农”和代表“人”的右上角小圈。在笔记符号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第一次听见中国写了“中”,第二次就变成英文China的缩写“C”了,如果再出现可能写成“中国”;再比如“人”,可能第一次画小圈,第二次又写了“人”的情况。笔记符号不稳定是导致笔记系统低效甚至无效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心理学中讲习惯的时候,说把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情变成习惯,这样就可以由时间或环境自动触发行动,无需每一天每一次都决定这一刻做什么,下一刻做什么。因为每一个决定都要消耗人类有限的意志力,所以具有高效习惯的人也具有高效的人生。

笔记符号需要自动触发也是口译当中的一种重要习惯,只有达到无需思考、条件反射式的应用,才能保证笔记系统的高效,否则每写一句话都要耗费精力去考虑用什么符号,同样会把太多精力消耗在做决定上了。更别说,符号不稳定很容易导致自己认不出笔记内容的尴尬场景了。

虽然口译是个小众学科,但理解口译笔记的乐趣却完全可以被大众享受。此后,你也可以去破解一下神秘的“鬼画符”了!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日更第24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这一篇,你也能看懂口译笔记那些“鬼画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u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