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32/365)孔子的课程:六艺

(32/365)孔子的课程:六艺

作者: 吴广大大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22:21 被阅读0次
(32/365)孔子的课程:六艺

孔子一生有很多弟子,《史记》说他弟子三千,有名有姓列出来的有七十多人。这又有不同情况。首先,像孟懿子、南宫敬叔这种高级贵族,请孔子担任私家教师,他们基本没有什么师生之礼,主要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不会列入孔子的学生名单。

其次,有一小批弟子,像子路、颜回、子贡这种,长期追随孔子,关系超越了一般师生,甚至接近父子,等孔子当了官,他们也有机会,这是孔门弟子的核心成员。

再次,多数弟子,交了学费跟孔子学点文化,但没有太深的关系。特别是孔子地位高了以后,慕名而来的弟子多,孔子自己教不过来,主要靠那些核心弟子分别教,这些可以算再传弟子。

孔子教弟子的知识,早期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先说“礼”,它是各种社交礼节,背后则是身份制度。所以周人的礼,混合了制度和民俗两个层面的东西。小到一般贵族(士人)的婚丧嫁娶、祭祖待客,大到国君会见国君、国君朝见天子,周人都有一套繁琐的礼节。这些礼节,孔子喜欢说是周公制定的。其实周公掌权时周人刚开国,忙的是“大分封”这类军政大事,应该还顾不上婚丧嫁娶的礼仪问题。

贵族阶级的民俗,也是慢慢发展来的,有些是先在一个地方出现,逐渐传到别的地方。像晋国,丧服穿黑色(中国传统丧服都是白色,欧洲反倒是黑色),那是因为晋文公刚死,晋国要跟秦国打仗,觉得穿白丧服出去不吉利,就变通成黑的,这么保存下来的。

再比如,鲁国女人服丧,要用麻线扎在头发上,这是孔子出生前18年,鲁国跟旁边的小国——邾国打仗,死了很多人,家属去迎接拉回来的尸体,都在头发上扎根麻线。为什么扎?不知道。但此后鲁国女人服丧,扎麻线就成礼俗了,又被孔子编入了正规的丧礼。孔子的学生南容(也是他的侄女婿)母亲死了,孔子还教侄女怎么往头上扎麻线。

再如,鲁国贵族送见面礼,本来鹅、羊羔都可以,没有轻重之分。但孔子50岁那年,也就是阳虎掌权的最后一年,晋国来帮助鲁国打齐国,双方见面时,晋军统帅范献子拿的礼物是羊羔,两名副手拿的是鹅。鲁国人从此觉得羊羔比大雁高级了,“鲁于是始尚羔”。

到孔子教弟子的时候,他们开始拿笔把这些礼节记录下来,方便记忆和传授。这就是现在的《仪礼》等篇章,里面有士人的成人礼(冠礼)、婚礼、相见礼,还有贵族们请客宴会、出使外交、国君招待大夫、大夫朝见国君、丧事、祭祀等种种礼仪。这些礼仪越来越繁琐,一般人逐渐搞不明白,得有专门懂的人,给贵族或国家当管事、司仪。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儒家,礼是他们的老本行。

相关文章

  • (32/365)孔子的课程:六艺

    孔子一生有很多弟子,《史记》说他弟子三千,有名有姓列出来的有七十多人。这又有不同情况。首先,像孟懿子、南宫敬叔这种...

  • (33/365)孔子的课程:六艺二

    乐,是音乐。 周人贵族的礼仪,特别是外交、祭祀,都要有音乐伴奏。所以儒家不能不懂音乐,这也是孔子教授的必修课。他给...

  • 大小六艺

    1.26《论语》大小六艺 孔子在教学时分为两类,分别成为小六艺和大六艺。大小六艺相近但层次不同。 最主要的...

  • 新教师岗前培训3

    基于博才“新六艺课程”指导下的教学生活 工作与生活不可能截然分开 新六艺课程:“博贯六艺,才通八达” 课程目标:让...

  • 《经学教科书》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史记》),曾子作《孝经》,用来记录孔子对“孝”的言论(郑玄的《六艺论...

  • 【学习国学经典,品味圣贤智慧】之孔子“六艺”

    孔子的六艺,一般来说就是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故里曲阜建有“六艺城”,笔者曾多次前往游玩。 不...

  • 8.22上午 在博才

    一、从课程视界开启教学世界(赵老师) “新六艺课程”的界定 博贯六艺、才通八德 核心素养 核心课程(享想课堂)、主...

  • 《孝经》概述(下)

    《孝经》概述(下) 郑玄(康成)《六艺论》上说:“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

  • 我国古代六艺课程 | fen解知识点

    1 六艺课程是什么 六艺课程是我国的艺术课程与教学形态的具体表现,萌芽于春秋时代,成型于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19世...

  • 碎语——《论语》之追随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365)孔子的课程:六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wh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