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个学生时代小考年段十名左右,大考年级第一第二,然后一路北大本硕博连读的学霸老师吕帆(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本尊)讲一堂关于公众表达的课,确实学习到很多。
三个小时的分享,逻辑线非常明晰,重点剖析公众表达的5个问题,并提出了10个解决方案。
这次居然关注到老师的授课结构和课程中使用的技术(这算是有点点内行人看门道的感觉了吗?)老师暖场很快,课程前对自己的介绍,对本次分享主题的介绍,和学员互动中对学员的关注(复述学员的回答并有鼓励),这些技巧相当娴熟。课程中间的节奏把握非常到位,案例信手拈来,互动时学员词不达意的小插曲化解很快,知识点异常明晰,中间穿插关于教育、关于孩子的一些话题也非常到位。
如果说有遗憾的话,就是公众表达的演练部分今天确实没有时间展示,全程一次的演练太少了。
以下是课程复盘。
吕帆老师的课上提出了公众表达会遇到的5个问题以及10个解决方案:
Q1、对于即兴公众表达很恐惧怎么办? 让我们转移恐惧吧!
没有真正的即兴表达,只有“有准备,无计划”的演讲。听老师讲到这段的时候,想到前段时间看书,说我们大众看到的所谓的政要的即兴演讲,无一不是他们在背后狠下功夫的“力作”,就算像丘吉尔这样的演说高手,在到达现场的没有跨出车门的一刻,仍然在看着等一下要进行演说的讲稿。“有准备,无计划”,就是需要储备足够多的知识、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并且随时可以调取出来。
1、掌控语速节奏
找到文字的呼吸感,为自己的讲稿备注停顿点。我们通常的公众表达不是太慢了,而是太快了,快得没有让人停留思考的空间。
2、控制台风
老师讲到自己对于眼神的理解,远古时如果人类看到动物在注视自己,就预示着危险,就会迅速呈现僵住、逃离状态,这是动物本能。公众表达时我们要接受害怕眼神是我们的本能,而公众表达是反本能的。所以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心理建设,再和现场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可以用扫视、片状、点状进行眼神交流。
老师解读了各种姿势背后的人性(嘿嘿,处处离不开心理学),找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态,确定自己的音量可以传递到每一位听众,不惧怕和观众的眼神接触。
关于眼神:不只是看 而是看见
关于动作:自己舒服 别人无感(特别注意一个掏心的动作,用多了会让人胃部不适)
3、认知“时间的幻觉”
当我们紧张时往往就陷入了自我时间
差的公众表达:感受时长大于现实时长
一般的公众表达:感受时长等于现实时长
优秀的公众表达:感受时长小于现实时长
想象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的恐怖。----沙士比亚
Q2、面对公众讲不了“人话”怎么办? 让我们好好说话吧!
4、用口语状态表达
公众表达既不是朗诵也不是汇报 ,更不需要官腔、学术腔和播音腔,各种“炫”的本质就是没有同理,没有同频,这样的结果就是听众要么没有听懂,要么就是没有听进去,都没有达到表达的意图。这个其实和宝哥讲的培训师状态的真诚、同理心、尊重是一样的。一场公众表达,主体是“我”还是对方要时刻记住。
提到孩子的主持人培训,老师坚决反对给孩子报这类拿腔拿调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反而让孩子不会说人话,毁了孩子。
5、诉求共情与共鸣
特别是在一些公众演讲的比赛中,有真情实感比一些培训出来的技术更有用。“主持人”应该是一场活动的“主人”,特别是访谈类的主持人,要营造宾主尽欢的氛围。“实话实说”的崔永元,每场的话都比嘉宾少,但观众对他的依赖度却很高。
把事情说明白当然很重要,引发共鸣、诉诸心灵更牛;
有什么曾打动过自己,就用什么来影响对方。
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随时用语音记录我们的想法和打动我们的文字,再转成稿件。也就是变先写后讲为先讲后写。同时,每次进行录音排练。
Q3、没有办法精准“破题”怎么办? 让我们找到题眼!
6、用“情境还原”来破题。
从何为题眼引发语文标准答案的思考
又举央视朗读者父亲主题的那一期为例,为什么父亲的主题会选择朱自清的《背影》,而这样一个蹒珊微胖的父亲形象为何会如此深刻。因为那个背影,触动的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关于爱的部分。
题眼:父爱以将你推向远方的方式,拥你入怀
当我们准备命题式的公众演讲,“破题”找到那个题眼很重要,而这个破题的角度、题眼的出现都会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Q4、公众表达没有清晰的结构怎么办? 让我们用结构内容来表达!
7、善用结构模板
黄金圈层原则-WHY:目的 使命 信念
HOW:过程 方法
WHAT:结果
结构模板5W2H,或者今天老师讲的2W1H,都是迅速厘清的好方法。
8、讲属于你的故事
优秀的艺术家复制 伟大的艺术家借鉴
设置一个遭遇问题的人物(非完美人设才能引起公众共鸣),讲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把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典型化
这个让我想到李善友教授提到的那个专门研究桥段的神奇网站,原理和今天吕帆老师讲的基本相同,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
Q5、公众表达始终无趣怎么办? 让我们尽量有趣再有趣些吧!
9、设计演唱会般的开场
开场设计的有效性,实际是争夺关注的游戏;
开场设计的到达率,实际是诉诸感性的结果;
开场设计的方法论,实际是克服从众的依赖。
宝哥的讲师营中讲到开场五要素:趣味性、提出需求(与你何干)、时间安排、明晰目标设立规则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通常来讲,一个好的开场是确定是否能抓住公众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演讲来讲,开场设计好了他顺利地讲下来了,基本上接下来就会很顺利。强大的首因效应。
10、利用可视化信息
变抽象为具体生动 变陈述为引导思维
PPT不是放大的文稿 动作/道具/精巧设计
“字不如表 表不如图”对于上两段话可以理解,亮点在于老师用一个小招就教会我们搞定孩子上台的手足无措———让她手上拿个小玩意。
最后,老师说什么是公众表达最棒的效果?那就是我潇洒离开,观众依依不舍;反之如果我依依不舍,观众潇洒离开,那就得反思了。
从老师的“时间幻觉”和最后的判断标准来看,吕帆老师今天的这三个小时,圆满成功。
输出倒逼输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