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之胡适博士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之胡适博士

作者: 这个昵称太俗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21:25 被阅读6次

对于部分人,胡适博士不是劲敌就是老友。对于其他人等,他就是个老大哥。所有人都承认他为人和善,有魅力,即便是其死对头也不得不承认。他了解所有的风流派头,自己却不风流。尽管没什么意义,但“ 虚文虚节airy nothings”却是在上流社会,尤其是一群粉黛中间,立身取宠所不可或缺的,,胡适博士精此道。他拥有一项恰到好处的本领,能使每个与其交往的人都身心自在。骄傲之人会因其关心而荣幸,愚笨之人会因其平等待人而自觉良好。最恰当地讲,胡适博士是个民主人士,因为他不会有丁点儿势利,社交也好,智识也好。

胡适博士会在周末敞开居所大门,任何人都能进去。无论是学生还是共产,无论是商人还是强盗,他都会以同等的耐心倾听,以同等的耐心言语。苦恼之人,他帮忙排解;求职之人,他亲书推荐;寻求学术启迪之人,他竭力满足;路过问好之人,他报以朝闻天下(一箩筐趣闻)。客人出了这门,便会有光阴未虚度之感。

四十出头,胡博士看起来要更年轻。干净的刮洗,整齐的穿着,他就是“正衣冠“标杆。头发乌黑,见不着一丝灰;前额饱满,像奥古斯通;一双真诚的大眼睛;灵巧的双唇,预示着能言善辩;肤色匀称;胡博士的这张脸,既看不出学者的“深思简朴”,也看不出俗世的“紧张丰馔”。中等身高,标准身材,行动敏捷自如,胡博士的外表是化俗从雅,而非化雅从俗。

胡博士知识渊博,广泛而不泛泛,从春药组成到艰深佛理,他都懂。他大量阅读,翻译过契诃夫的作品,制作过中国诗歌选集,写过早期中国哲学的书,写过大家时常引用的佛教哲学书,出过中国的、欧洲的小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他的写作范围极广——政治、社会问题、历史、革命理论、文本批评等等。只需一瞥《胡适文存》目录,就可窥见其思想之广博。外加其随性、有物而不造作的谈话,将将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胡适博士的思想。

胡博士不是个对才华遮遮掩掩的人。他展现的,即为他所拥有的;他是什么,都呈现在那里,在胡“式”文章里,在胡“式”谈话里。他不想隐藏任何东西。他没有什么神秘的,一身阳光,没有阴影。胡博士的心胸像宽广明亮的湖泊,没有夸张的深壑,也没有彼岸的福音。在这样的湖泊里,我们并不会对湖深产生兴趣,只会对湖面产生兴趣。因为在湖面可以看到湖底的一切,可以看到整齐、干净、有序的银河图景。在如此图景里,没有玄想、灵魂和宗教的任何位置。

胡博士明白晓畅的文风值备受推崇。文如其人。我们想起Haeckel,然后立马浮现通过物质、力和可获得性遗传就能解释的简洁的宇宙框架;我们想起Huxley,然后立马浮现人是可理解的简单的动物;我们想起John Stuart Mill,然后立马浮现由三段论和命题组成思维过程;Haeckel,Huxley和Mill是否与胡博士那简明得令人称羡的文风,以及那更让人称羡的信条(credo)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胡博士在北京大学教了多年哲学,所以他一直被称作哲学家。显然,他就是;但“哲学家”还不足以概括其作为。又因为他经常对普遍的议题发表见解,所以他一直又被戏称为小册子作家。没错,他就是;但如果有人认为他有小册子作家那般的机会主义心态,那么就是对他的莫大诽谤。因为胡博士从不拒绝世上的财物,所以一直被唤作俗人。当然,他就是;但这种印象有且仅有出现在只在饭局上认识他的人的身上。如果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胡博士这类人的话,那么只有18世纪的philosophe一词能恰合。Voltaire,D’Alembert,Holbach,Helvetius,Diderot,Jeremy Bentham都是philosophe。他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俗人,某种程度上的学者,某种程度上的实干家,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哲学家。他们对宇宙框架有精准的看法,他们都能用实干家的自信和乐观写作,掷地有声的风格一如文字的清晰,内容包含世间一切。在这群philosophe中间,胡博士一点也不突出。但在中国,他是我能确信的唯一一个当代philosophe。

相关文章

  •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之胡适博士

    对于部分人,胡适博士不是劲敌就是老友。对于其他人等,他就是个老大哥。所有人都承认他为人和善,有魅力,即便是其死对头...

  • 温源宁其人其书及其友朋回忆 |「民国掌故」

    漫谈温源宁 原文语段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不够知己] 温源宁 NOTE These ...

  •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之吴宓(个人翻译

    ​​吴宓先生,世间仅有,一经见面,永不能忘。有的人,得介绍一百次,到第一百零一次,还得介绍。他们的相貌十分平凡,毫...

  • 读《南渡北归》(二)

    二、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胡适 胡适,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应该...

  • (五) We do

    She is imperfect to me I am imperfect to her But we do Do...

  • 第七周

    本周完成了 Imperfect Perception 和 Imperfect Memory 以及 Deficien...

  • 成也母亲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有35个博士头衔;据说胡歌与之颇有几分相似;他曾被鲁迅骂过;胡适老婆江冬秀的那把菜刀...

  • 胡适的“博士帽”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和回忆文字整理而成。) 胡适终其一生,获得35个荣誉博士的帽子,但自他1917 年离开哥伦比亚大...

  • 2018-11-04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

  • 0506

    【今日悦读0506】 书目:《民国清流》 作者:汪兆骞 中国首位博士――胡适 胡适从小聪慧过人,19岁考取留美官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mperfect Understanding 之胡适博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wx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