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开始拜读大师巨著——读《中国文化课》感想D1

开始拜读大师巨著——读《中国文化课》感想D1

作者: 点亮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07:43 被阅读0次

晨读,终于翻开了置于床头多日而未动的余秋雨大师的巨著《中国文化课》。

一直未动,并非偷懒,或者是不够喜欢,恰是属于最爱的那种,但也是因为这内容太厚重,太经典,太宏大,而心生无限敬畏,而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这个无比静谧而清丽的春日清晨,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这本书,按照读书的习惯细品了前言,翻阅了一下全局,就感觉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浩然绚烂的宏大宫殿的门口,而这个壮丽宫殿的大门是对所有人都敞开的,那么自己终于可以幸福地、踏实而安心地、如受洗礼般地迈进去,慢慢去欣赏、去感悟、甚至是安住进去了……这种由打开一本书而带来的这种震撼感、踏实感,还真前所未有过。

我想,这就是这本如此亲民的文化巨著最大的价值之一吧。我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跟随着这位通透古今中外、穿越文化峡谷的大学者好好了解并品读中国文化的全貌与精髓,而不用惧怕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因为这里全有,而且全部可以读懂,而且全部都是精髓。

打算今年这一年里的每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都要浸润在这本书及余老师的喜马拉雅同步微课里,好好学习。或者说之后的生命里,也要基由这本书的引领,认真学习、体悟及传播中国文化,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也对所有有机缘共同学习与探讨的人。

要知道,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作为国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自豪。我想,这是我需要、也必须做的事。

的确,单单品读了序言,浏览了目录,翻阅了书的整体框架,就已经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余秋雨大师心生无比的敬畏!

且在这里摘录老师自序的第一段,其韵味在内心荡气回肠,为震撼的首笔:

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这是老子的教导,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眼前这本书,就是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见证。

在书最前面老师的简介里,有如下介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为余秋雨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向余秋雨老师致敬!

相关文章

  • 开始拜读大师巨著——读《中国文化课》感想D1

    晨读,终于翻开了置于床头多日而未动的余秋雨大师的巨著《中国文化课》。 一直未动,并非偷懒,或者是不够喜欢,恰是属于...

  • 致我的莎菲

    对于很久未读中国文学的我,应中国语言与文化文化课程的需要,拜读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女性文学的的视角...

  • 《行者无疆》—瞎说什么大实话

    开始对余秋雨大师感兴趣,是从《中国文化课》这本书开始的。今天花了一天时间看完了《行者无疆》。看完《中国文化...

  • 中国文化对我有什么用?

    我本周重新看了遍樊登读书会解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给了我一些启发以及感想,我想本周来说说。 《中国文化课》...

  • 2018-06-20

    今天始读《南渡北归》,无愧于史诗巨著。如数家珍般的叙述,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 化憋屈之气为皓然之气

    今天继续阅读余秋雨大师的巜中国文化课》,看到对唐代诗人王维的描述,敬佩王维大师经历莫大的憋屈(安史之乱被安禄山...

  • 《三国演义》拜读笔记(一)黄巾起义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从头拜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本人将和大家一道,欣赏、分析、学习这本巨著。相信我们都会...

  • 书签

    都说孩子们才是绘画大师,那么我这么长时间跟大师们相处甚是开心。 很纯粹的就是画画。刚开始他们文化课...

  • 拿怎样的精神过怎样的生活

    拜读学习 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按余秋雨老师的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终沉淀为...

  • 浅读《白鹿原》不喜欢的三个人

    刚刚读完《白鹿原》,不是因为作者陈忠实刚刚去世没多久,而是因为一直都很想去拜读这部号称史诗的巨著。因为打算多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始拜读大师巨著——读《中国文化课》感想D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wz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