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终于翻开了置于床头多日而未动的余秋雨大师的巨著《中国文化课》。
一直未动,并非偷懒,或者是不够喜欢,恰是属于最爱的那种,但也是因为这内容太厚重,太经典,太宏大,而心生无限敬畏,而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这个无比静谧而清丽的春日清晨,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这本书,按照读书的习惯细品了前言,翻阅了一下全局,就感觉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浩然绚烂的宏大宫殿的门口,而这个壮丽宫殿的大门是对所有人都敞开的,那么自己终于可以幸福地、踏实而安心地、如受洗礼般地迈进去,慢慢去欣赏、去感悟、甚至是安住进去了……这种由打开一本书而带来的这种震撼感、踏实感,还真前所未有过。
我想,这就是这本如此亲民的文化巨著最大的价值之一吧。我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跟随着这位通透古今中外、穿越文化峡谷的大学者好好了解并品读中国文化的全貌与精髓,而不用惧怕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因为这里全有,而且全部可以读懂,而且全部都是精髓。
打算今年这一年里的每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都要浸润在这本书及余老师的喜马拉雅同步微课里,好好学习。或者说之后的生命里,也要基由这本书的引领,认真学习、体悟及传播中国文化,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也对所有有机缘共同学习与探讨的人。
要知道,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作为国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自豪。我想,这是我需要、也必须做的事。
的确,单单品读了序言,浏览了目录,翻阅了书的整体框架,就已经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余秋雨大师心生无比的敬畏!
且在这里摘录老师自序的第一段,其韵味在内心荡气回肠,为震撼的首笔:
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这是老子的教导,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眼前这本书,就是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见证。
在书最前面老师的简介里,有如下介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为余秋雨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向余秋雨老师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