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60君子坦荡荡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60君子坦荡荡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06:20 被阅读0次

君子坦荡荡

在人际关系中,小人要比君子劳累得多

小人的劳累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人要结党营私,必须制造敌人,窥探对手,敏感一切信息,终日战战兢兢,

第二,小人要成人之恶,必须寻找恶的潜因,恶的可能。谁知还要寻找善的裂纹,美的瘢痕。

第三,不管是结党营私还是成人之恶,都必须藏藏掖掖,遮遮掩掩,涂涂抹抹,费尽心机。如前所说,即便在自己的小团体内,他们也在彼此暗比,互相提防。比了防了又要表现为没比,没防。在嘻哈拥抱中,伪装成生死莫逆,肝胆相照,这该多劳累呀。

这么多劳累加在一起,真会使任何一个人的快乐被扫荡,轻松被剥夺,人格被扭曲。人们历来只恨小人天天志得意满,却不知他们夜夜心慌意乱。

君子当然也劳累,但性质完全不同。君子要怀德,行仁、践义利天下,即便缩小范围,也要光顾到周围所有的人,达到周的标准。能不劳累吗?只不过这种劳累,敞亮通达,无需逃避质疑的目光,无需填堵已露的破绽,无需防范种下的祸殃,这一来劳累也就减去了一大半,剩下的全是蓝天白云下的坦荡畅然。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一句话在中国非常普及,也纠正了民间所谓做好事受罪,做坏事痛快的习惯性误解。说明一个人究竟是受罪还是痛快,需要从心境上去寻找答案。戚戚就是一种忧郁忧惧的心境。

小人很想掩盖戚戚,因此总是夸张地表现出骄傲、骄横、骄慢,什么都能表演,唯独不能呈现坦然泰然。

孔子用另一句话来表明,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在这里泰就是坦荡荡而骄就是为了掩盖戚戚而做出的夸张表演。

《礼记.中庸》所说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真是一种自由境界。

由此,孔子得出了又一个重要结论,君子不忧不惧,理由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是一种因光明磊落而产生的爽朗和豪迈。

当然君子也会有忧虑,那就是在面对更高的精神目标的时候,例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所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君子对每天的得失可以全然不忧不惧,但对大道的沉浮,却抱有一辈子的担忧。

孔子孟子所描述的这种君子形象,似乎只是一种很难实现的人格理想,但是我们只要闭目臆想,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大批德行高尚又无所畏惧的君子,世代传颂,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相关文章

  • 20200606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今天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这一单元,使中国文化有了高尚灵魂,并与天地接通。大...

  • 随感 | 痴迷于《中国文化课》

    《中国文化课》一书,664页码,看入迷了,完全不想写文,今日只看书。 看到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了解和学...

  • 2022-03-16《中国文化课》-12

    今天开始看本书的第三单元,总标题是“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

  • 儒释道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

  •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和哲学理论,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家?

    导读: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和哲学理论,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家? 1、中国古代思想主要有道家、儒家、法家和佛家,那么...

  • 知行合一

    儒家做人,道家做事,佛家修心!

  • 一句话概括一家

    儒家;为学,日益。道家;为道日损,一至于无,无中生有。佛家;放下。 儒家;学而优则仕。道家;无为无所不为。佛家;灵...

  • 儒家道家佛家

    30岁-儒-修身-仁义礼智信 40岁-道-修术 50岁-佛-修心

  • 佛、儒、道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来自古韵国学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

  • 儒道释三位一体,佛系人生是归宿

    文/呱呱鸟 中国是一个三教合一的国家,儒家思想、道教哲学和佛家文化相映成辉。 儒家是入世,道家讲的是出世,佛家更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60君子坦荡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xe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