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淘宝和京东一直是电商行业的两座大山,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流量。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人口红利消失,电商企业的流量战争从“增量争夺战”变成了“存量争夺战”。流量成本走高、去中心化、多流量入口、消费场景精准匹配等形势的出现,越来越多企业将重心放在依靠社交来获取流量以及变现。典型例子就有已上市的拼多多、云集,而正在发力的创业公司就有小红书、熵传创购、贝店。在未来,创业公司将借助社交流量,不断瓜分巨头的市场空间。
微信已经成为国人日常生活无法离开的超级应用,并且打造出来的微信生态充满机遇。比起机器算法、KOL和KOC等陌生人的推荐,熟人关系更容易解决信任问题。欲做社交电商,就必做社群。
基于微信社群的社交电商对比传统电商,具备以下优势:
1、传统电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流量获取的瓶颈期,头部商家稳稳占据了主要流量,中小商家特别是新入场的商家都处于明显弱势地位。但无论是对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型商家,整个平台的流量成本都是在走高。
2、传统电商的诸多玩法已经成熟,规则完善,另辟蹊径野蛮生长打造爆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反而是违规成本变得更高。
3、社交电商是基于微信的十亿用户规模,具备天然的流量池,同时可以最快速地将商品信息直接推送给用户。用户直接触达,大大减少中间转化环节,降低流失率,提升转化率。
基于微信生态的巨大优势、中国的人情社会,用户能在社交场景就能完成购物,就不会再跑到另外其他App里搜索买货、逛街种草。在未来,社交电商将成为中国电商板块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可挖掘的空间非常大。理所当然地,社交电商毫无疑问就是电商领域最大的风口。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微信月活已达10.98亿,朋友圈平均日活超过7.5亿,中长尾小程序日均访问量占小程序日总访问量的43%;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规模达6268.5亿,预计2019年将达到13166.4亿,2020~2021年将持续保持超过38%的增速。
实际上,淘宝、京东、苏宁等巨头也注意到社交电商的风口,并投身其中,先后推出淘宝特价版、苏宁拼购、京东拼购等产品,与拼多多、熵传创购、小红书等新秀产品厮杀。
传统电商巨头在未来5年内仍将统治市场,但5年后,这些巨头的市场会被稀释。随着市场下沉的加快,以拼多多、熵传创购为首的社交电商将成为唯一能深刻穿透4-6线城市和乡村的平台。
参考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