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21

2018-04-21

作者: 姜梅芳_miaoyao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08:57 被阅读0次

体验

开私人心理诊所的酸甜苦辣(苏晓波)

作者简介:苏晓波,中国精神分析协会会员,中国第一个私人开业的心理治疗师。

一转眼,我的私人心理诊所已经开办了七年多了,据说,这是中国大陆开办最早、维持时间最长的私人心理诊所了。这种说法暂时还无法考证,即使“最早”和“最长”的记录被我保持着,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是,至少它使我可能有资格谈谈,谈谈七年来开私人心理诊所的酸甜苦辣;可能使我有资本讲讲,讲讲自己的失败经验,供大家参考,与致力于心理治疗事业的朋友共勉。

由于我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和所接受的训练,是以精神分析为主,所以,我不想把这篇稿件,写成散文或者是纪实文学,更希望它能成为具有心理动力学色彩的什么东西,希望它能更多地体现我内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现实。这样做的更深层原因,是因为我认为,每个人的外部世界和生活,实际上都是内部世界和心理过程的外在体现。大家了解了我开私人心理诊所的内部心理活动的过程,能够更透彻地感觉和体会我心中的甜酸苦辣,更容易从中激发出一些新的体会或者启示。我想,既然打算写成具有心理动力学色彩的,就该先从动力或者动机谈起。对,就先从开办心理诊所的动力谈起吧。

我当初开办心理诊所的表面动力,是想效仿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办一家弗洛伊德式的私人心理诊所,成为中国的弗洛伊德。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尝试。但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向弗洛伊德认同的背后,一定有与弗洛伊德相似的心理动力学过程。所以,了解弗洛伊德,有助于大家了解我开办心理诊所的动机。据近代美国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的研究,弗洛伊德本人,就一直被一种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俄底浦斯情结困扰,这正是弗洛伊德发现、创立精神分析、并开办私人心理诊所的最根本动力——试图认识和拯救自己。他的精神分析著作,就是他的自我拯救笔记;他的心理诊所,就是自我拯救和拯救别人的场所;他在诊所中的精神分析治疗,就是自我拯救和拯救别人的过程。实际上,不只是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界的影响仅次于弗洛伊德的荣格,也曾经被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幻觉所困扰。著名心理治疗大师本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每一位心理治疗大师,都是在治疗自己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成为治疗大师的。据统计,大约有40%以上的心理治疗师,曾经患过心理障碍。国外的很多心理治疗师,最初是接受治疗的心理障碍患者,心理障碍治愈后,又转向学习心理治疗,并最终成为心理治疗师。实际上,每一位对于心理学或者心理治疗抱有浓厚兴趣的人,其动力首先是来自于对于自己以及自己问题的关注。我也不例外,或者说我也不能幸免。所以,我开心理诊所的动机,首先是想认识和改变自己;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想拯救自己。可以说,这是我开办心理诊所之后,感受比较深的体会。任何想投身于心理治疗领域的朋友,都必须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这一点的认识,是决定心理治疗成败的关键。这种认识,也是在失败的苦涩中,逐渐获得的。也许,如果我早就知道其中的奥秘,大概当初就不会有勇气开办私人心理诊所了。这也正应了王朔的那句话,“无知者无畏”呀。对我的这种说法,大家可能会感到令人费解。不要紧,读了我的下一段,你的看法也许会跟现在不同。

幸运的是,在开办心理诊所不久,我就开始接受德国专家的训练了。在我们接受精神分析训练的时候,一些初学者常常会问:“下一步怎么办?”“用什么技巧可以克服治疗阻力?”。我在刚开始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也是比较重视技巧和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治疗的最初两三个月内,疗效都会很明显。这时候,自己真有一种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感觉。这是一个心理医生的成长,可能会经历的第一阶段,我称之为“自以为是阶段”。但是,时间一长,症状就又会死灰复燃。后来,才逐渐了解到,最初的疗效,被称做心理治疗的“蜜月效应”,其治疗效果,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支持性的暗示效应,并没有导致患者内心结构或人格的真正改变,所以,几个月的暗示效应一过,症状就又会反复。到了这时候,初学者往往会去调动各种“方法”和“技巧”,甚至使用各种药物和仪器,似乎病人的人格被分析得够清楚了,各种防御机制也摆明白了,情结也挖掘出来了,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患者常常会问我:“我的问题都分析明白了,下一步怎么办呢?”。有的患者甚至这样抱怨:“你就象一个提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把皮肤切开,把病灶全都暴露出来,对着血淋淋的伤口告诉我,看,这就是你的问题,然后就扔下不管了。”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治疗师就会由最初的踌躇满志,变得悲观绝望,开始怀疑,心理治疗是否真的能治病?心理障碍是否是不治之症?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心理治疗?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阶段,是十分痛苦的阶段,这大概就是治疗师经历的第二阶段——“外部否定阶段”。可以说,没有经历过这些犹豫、怀疑、徘徊、和自我否定的治疗师,难以成为成熟的治疗师。因为只有经历过这些阶段,治疗师才能深入地思考:“心理治疗中,究竟是什么,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痛苦,将为治疗师的进一步成长,酝酿动力。

在德国专家进一步的高级精神分析训练中,我逐渐意识到,真正决定心理治疗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治疗者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比较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治疗师取得治疗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治疗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治疗取得疗效的程度。这样一来,心理医生对于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治疗师的自我成长,就跃升为心理治疗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了。此时,心理医生就进入了成长的第三阶段——“内部否定阶段”。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心理治疗师才开始把目光,由患者转向自己,把对别人的精神分析,转向对于自己的剖析;把心理治疗师自己的健康和人格成长,列为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这个阶段,我痛苦地发现,许多在病人身上发现的情结、防御、阻抗、和各种人格缺陷,在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正是心理医生本身的这些缺陷,在无意识地妨碍和影响着心理治疗的效果、影响着心理治疗的深度,影响着对于患者核心冲突的认识和领悟。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自己都举步维艰、深陷泥潭的人,是不会有能力救助另一个陷入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人的。所以,若要真正有效地医治患者的心理障碍,必须首先认识、了解、和解决心理医生本人的性格缺陷和情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反思自己,反思当初“为什么非要离开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去开一家私人心理诊所?”才得到本文开头的时候得到的那个结论:“我开心理诊所的动机,首先是想认识和改变自己;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想拯救自己。”。了解到自己做事情的深层动机,固然使人感到快意,但“心理医生自己居然也是一个‘心理病人’”的现实,却给自己以重重的一击,可以说自己的自恋受到了沉重打击。这时候,在心理治疗中后期,会出现在患者身上的什么哀伤反应、抑郁反应、防御、移情、阻抗等,都出现在作为心理医生的自己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几乎体验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治疗的全部过程。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神奇变化,我心悦诚服地相信,心理治疗确实可以治愈心理障碍,确实可以从根本上使人发生非常积极的变化。也只是在这个时候,自己才能真正“投情”地去体会,一位接受心理治疗,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所经受到的痛苦和艰辛。这种经验,为自己后来能理解和有效地帮助心理障碍患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我认识的提高和人格缺陷的改善,使我更容易理解坐在我对面的患者了,也使自己逐渐能够真正无条件地接受来访者,使治疗关系能比较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当然,心理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显著、治疗关系越来越稳定。我也越来越有自信,人格成长的进程也越来越快。这样一来,自己的心态就进入了第四阶段——收获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不断充实,对自己、对别人、对于患者、对于整个世界的爱,会不时地下意识地流露出来,尽管这种爱的流淌还不是十分充裕持久,但它们确实在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随着对于自己的情结的认识和领悟,也激发了对于深层心理变化的敏感,对于复杂精深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掌握,也使自己的精神分析灵感不断迸发。这种充实中的宁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别人,也更加有效地改变着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我能明显地感觉到,随着自己人格的不断成熟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每位患者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也在明显缩短。虽然从前那些妨碍和影响自己的情结不再疯狂肆虐了,也很少对于心理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了,但是,自己的情绪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使我想起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布鲁克的一句话:“学习心理治疗是一辈子的事,没有止境。”同样,心理医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也是永无止境的。我认为,本质上,心理治疗就是一门必须同病人一同成长的职业和过程。

好奇的朋友一定会问:“你在开办私人心理诊所的过程中,就没有遇到过其它的困难吗?”客观地讲,困难的确很多,但是,当把这些现实的困难同自己的内部障碍——人格成长、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比起来,那些困难就都算不上什么了,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克服的。还有的朋友会问,开心理诊所会不会赚钱?考虑到我国的人文和经济现实,再考虑到培训的巨大投资和自我认识的精神损耗,再加上如果你想做一个非常职业化的私人心理医生,这个行业是绝对能维持温饱但非常不赚钱的,是在表面上投入和产出非常不平衡的职业。当然,如果你以了解和改变自己最最高目标,那么它是个好的职业,如果你能幸运地真正爱上这个职业,那么,私人心理医生将是最好的职业,至少我认为它是最好的职业。希望将来能有更多中国的心理医生,在这里谈“开私人心理诊所的酸甜苦辣”,希望他们的经历中,甜的滋味能更多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bt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