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一席之地,蒸蛋、炒蛋、煎蛋、荷包蛋,变着花样吃,一是容易做,二是味道算好,三是稍微有点营养。
但是,不知何缘故,蛋的名声在俚语文化中总不是那么好。
骂人用的是浑蛋或混蛋,气打一处来就骂操蛋,愚蠢叫笨蛋,身上没钱是穷蛋,调皮捣蛋,讨厌起来就滚蛋,说话没人信是扯蛋,失败了就完蛋。
沮丧的、鄙视的、愤怒的,都牵扯到了蛋,社会俚语中还找不到一个关于蛋的褒义词组,连唯一一个成语“鸡飞蛋打”表述的也是一败涂地的意思。
蛋又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样食品,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会经常与蛋有不同的遇见,我也不能逃脱,现在回忆起来,隐隐作痛。
缘于母亲的工作,我小学五年换了三个学校,第二站是童市,转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到一个新的环境又要结识新的朋友,刚转学那会,人生地不熟,往往要闷在自己座位上个把月时间,一时半会没有小伙伴理你。
原来的童市,说是一个镇,不如说是一条沙石路,车子过去后,尘土飞满整个街道,路两边有邮政所、供销社、卫生所,还有零星摆着的几个摊贩,街坊邻居都熟络的很。
其中有一位老娭毑常坐在自家门口,约摸估计有70多岁,满头银发。她经常从过往农户那收进一些鸡蛋,9分钱一个,然后转手按一角钱的价格卖出去,这样一买一卖,倒是会攒上几个小钱。记得当时我母亲便是她的主顾之一。
母亲买的鸡蛋总是用菜篮子装着,放的位置也不髙,刚好我能够得着。我记得我也寻思过,在篮子里每一礼拜“偷”一个,母亲是不易察觉的。
老娭毑是一个慈善的人,虽然我每次卖给她只有一个鸡蛋,但从不嫌我的少,我每次都是拣大的“偷”,易于出手。揣着的9分钱,当时可以换到一包杨梅、一包红姜片和两个纸包糖或一个白糖冰棍。
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偷”来的快乐,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趣时光,我一直无悔于此事发生。后来的岁月一旦想起,我都忍俊不禁。当我与母亲谈起此事时,她先也是笑了良久,后来再是沉默,直言那时太苦太苦,丝毫没有责怪我的半点意思。
“偷蛋”从本意上是应该受到遣责,但从情感上又是可以原谅,我们也不再有“偷蛋”与“换蛋”的历史土壤了,一个蛋的价值与价格都微乎其微,现在不值一提,用食物博取友谊与关注,仅是小孩的天真,但在那时,居然又很凑效,“偷蛋”仅当作笑谈,若是要上纲为笑柄,我也只能说是过分了点。
不久举家迁往县城,那年我8岁。我也没感觉到有什么新鲜,单位里仨个孩子的家庭不多,生活自然比其他人暂时要紧张一些,我们隐约有些感觉。
以前鸡蛋论个卖,如今鸡蛋论斤卖;以前鸡蛋越大越好卖,现在鸡蛋越小越好卖。
有一回,母亲买鸡蛋,选好了几个大一点的放一边,准备付钱,巧的是她同事单姨也蹲下来选,硬把母亲选的鸡蛋拿过去放在自己菜篮子里。
单姨是单位的老职工,她家老王是汽修老师傅,过去修车师傅全县城也不到几个,收入自然很高。母亲反感于单姨这种作法,表明这是自己想要买的鸡蛋,单姨头也不抬,阴阳怪气地回了一句,“你家也吃鸡蛋的呀!”
这句话意思是:我们是吃不起鸡蛋的。
母亲怔在那里,恶语一句六月寒,这既是讽刺,又是霸道,还有侮辱的火药味。于她是措手不及的,她素来是心高气傲、不愿屈从的人,但那次母亲无意于去接话,心里想的是:只是忍他、让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计较限于格局,生气不如争气,鸡蛋总有买的。拿去就是。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之。
我们稍大以后,母亲淡淡地跟我们聊起了这件事,我感叹她当时的冷静与沉默,人穷七分寒彻骨,落魄冷暖见人心。我倒不是要批判单姨的人性和人品,只是佩服母亲的气度和格局,并辛酸为母的不易。
我想,大抵生活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世道又是很公平的,你想得到最好,往往在起先让你最痛。我们农村有句老话,“有儿贫不久,无儿富不长”,是富有哲理的,单姨可能理解不到。
走过的才叫路,经历的才是人生,做人是一辈子的修行。谁都会碰到类似“买蛋”这样的事,也会遇上“单姨”这样的人,糊涂装笑便是。
父亲脱产学习的那段时间,恰巧我母亲因白血球减少,住院治疗。哥哥便肩负起照顾我们的任务。那时哥哥11岁。
一个家庭里面,老大总是最吃亏的,他每天早晨要给我们做早餐,晚上放学要去医院照顾母亲。
天蒙蒙亮,哥哥便起床了,先是生火,这是一个技术活,要先用柴火把黑炭点燃,再放上一个蜂窝煤,待煤球充分燃烧起来后才可,这个过程大概要十多分钟。
火起来后,哥哥把头一天晩上的剩饭翻炒一遍至热,然后做一个雪花蛋,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用一个蛋做成一个汤,蛋少汤多,蛋花象象雪花片一样飘在汤里。姜蒜葱都设有,更谈不上肉片了。雪花蛋味道虽寡淡,但能保证我们兄弟吃的饱。
哥哥故意吃的很少,生怕饿着两个弟弟,小心翼翼地汤伴饭,吃完后,他便过来叫醒我们起床。我也是如此,随便吃上几口,世上最难得者兄弟,留下大份量的给弟弟。
然后,哥哥要为中晚餐作准备,母亲限量每天一元菜钱,哥哥安排得井井有条,通常是买一毛钱豆腐脑,两毛钱辣椒,两毛钱蔬菜,两毛钱茄子或豆角,剩余三毛钱买三两肉。这个菜谱虽说简单,但有荤有素,我们兄弟吃得很香,从没有过任何抱怨和不爱。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刚毅和自立逐渐在我们身体中萌芽壮大,哥哥更是如此。
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蛋痛的日子只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但赋于我们成长的价值无法估量。
磨难是生活给予难得的机遇和历练,成全了人生的圆满,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候王,感恩蛋痛赋与我们韧劲的心性,直至今日也未方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