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山》下
回到旅店,僧人所说施主紅尘难绝请回吧。犹在耳边回响难以入睡。推开窗户,黑亱中山峦深处時有怪鹗号叫,心中一片茫然。
一直站到眼皮厚重起来才卧床安睡,醒来天已大亮,草草歺毕就进入西岳山门。山道上几无人影,不知不觉下起细雨,我披上黄雨披朝前走着。
前方不远处有亇人影在摇晃,走近才知道是一位西安音乐学院的女学生脚歪了,仍在坚持上攀。于是我急忙向她征询要不要我扶你下山就医?!
她决然地说我自己可以坚持。这倒让我为难起来,登山才开始脚就歪了,倒底是管还是不管呢?她看我迟疑得不想走便说你继续走吧,不要妨碍你的游兴,我无大碍。我只好缓缓地越过她朝前迈步,边走边责问自己要不要侠义心腸。
西岳华山与东岳泰山相似之处是多石多松少泥;不同之处前者山石光滑呈黄褐色,而后者山石奇特呈灰褐色。
那時没有索道,将近中午我在攀到距顶峯不远处寺院,边吃鸡蛋面稍作休息后就马上登顶。
午后一点才登顶,原以为华山海拔3~4千米,结果一瞧才2千1百60米。
山边处的鲫鱼背倒是蛮险峻的,山背峭壁上的栈道仅靠二根漏空的木板和钉在山石上的铁练所组成,也没有扶手可用,让人望而生畏,若走上去更是心惊肉跳,我有恐高症,于是转而朝下山之路奔来。
途中光顾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斧钺兵器也经历了千丈崖、百丈崖的陡峭难下之窘。
俗话该登山容易下山难,因为登山時人体力充沛有劲,待下山時体力消耗已尽,腿脚酸软,人把持不住向下前冲的动力很容易摔伤,这是登山者犹其登海拔较高的山岳应记取的经验教训。
回到旅店将近傍晚,泡入热水浴缸便昏昏欲睡,也记不清用过晚歺沒有,便一觉睡到大天亮。
为了赶时间,登上了发韓城的早班车,在简陋的省道上颠簸了将近一整天,直到司机说司马迁墓到了,才让我惊醒赶紧下车。
由于登山后没有及时休息,所以一着地发现二腿如铅灌似的沉重、僵硬,奈不开步子行动滞缓。短短三百米的平路我却一拐一拐地走了半亇小时才到墓地。
史马迁是作史记而名垂千古,但很少有人留意他是在遭受酷刑,在狱中忍辱负重如实坚持完成鸿篇巨制的。
史公祠是建在一大堆巨石砌迭而成的小山岗上,由于二边马道骑马人踩踏过多过久,以至踩出马蹄的沉印痕,就像雲南历史上马帮踩出的古马道一样,那是历史积淀遗留下来难以磨灭的沉重感!
好不容易爬上小山岗,岗上仅有二位小孩在戏耍和一位男士在环顾一下后便消失了。想来那些趙公元帅的殿前倒是车水马龙,香烟不绝。
潮打空城寂寞回,我搭上一辆马车就往韓城车站赶去,因为文化苦旅的集义镇还在前方向我招手呢。
写于2022年秋分時节9月24日24時36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