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2008/147b2138dac6b136.jpg)
突然想写点什么,来记录一下自己的2021。
在这一年里,是我看书最多的一年。我也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结识了更多的喜欢看书的朋友,而不再是局限于自己以前的那个小圈子,做那个永远的读书排行第一。(因为那时候的圈子,看书的人寥寥无几,我一周十几个小时的看书时间,竟已是天花板的存在。)
回想起来,喜欢看书的习惯还是打小养成的吧!
那时候除了课本,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便会偷偷的把父亲看的那些书拿来看,(也不知道父亲在哪买来的)每次也不敢多拿,只拿一本,看完赶紧趁着家里没人时,悄悄的还回去。
后来出去工作了,自己挣钱了,虽然手头依然不宽裕,但每个月都会从生活费里挤一点钱出来,用来买书看。从刚开始的杂志,到后来的小说,看得那一个津津有味哦,胜过山珍海味呢!
每次搬家,其他东西可以轻慢,唯独书不可慢待,必得仔细打包,并一本不落的全部带走。
后来结婚了,依然未改睡前看书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却时常换来枕边人的暴力抢夺,伴随着的是从鼻里发出的不屑一顾的冷哼,嘴里还不忘说道:“大晚上的看什么书啊,影响我睡觉!”
后来……后来,我就掉进了婚姻生活的泥沼。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以及家里的各种家务,忙得脚不沾地、精疲力竭。没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没有多余的精力。看书于我而言,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直到去年,俩孩子转回本市上学,我一个人开始全职带娃,这才有了机会重新拿起我喜欢的书看了起来。
特别享受每天安顿好孩子的事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拿起一本书,享受那份独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在那样的光景里,空气中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
以前看书的时候,总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只是沉浸于书里的故事中,既不会跟人讨论,更不会告诉别人说自己没事时喜欢看书。
2021年初时,我无意中听说了写拆书稿这事儿。在家也能工作,竟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事当成工作来做,同时还能赚钱,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呢!我的心开始蠢蠢欲动了。
凭着对看书的喜爱,还有自认有点写作基础的自信,我纠结了千百次,最终下定决心报名了一个学写拆书稿的课程,期待自己的蜕变。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地听课,一丝不苟地做笔记,每天按时交作业。尤其是看到老师肯定以及不错的点评时,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然而,现实总是很快地打脸,而且是让你毫无还击之力的那种。
平时的各种练习反馈总是不错的,可一到写拆书稿时就不行了,什么没有框架,不能复述书里的内容啊等等。第一次这样,第二次也这样,第三次还是这样,当时真的好难过哦,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写拆书稿的料。
不过呢,不死心的我又报了一个短期写作课程。每天认真听课复盘,然后到处寻找素材,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课程。
刚开始还可以很快的完成打卡作业,可越到后面越不知道写什么,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素材。
一个月后,我放弃了写作变现这件事儿。
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反思自省,发现对于写作是喜欢的,但不够爱。更多的只是随心地记录当时当刻的事情或者心情,没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没有明确的目标,究竟要写些什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成绩来。还有就是阅读量太少,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
于是,我决定好好的沉淀自己,先专注于阅读,再思考如何输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看的基本上都是电子书。在看电子书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书友都会做评论,这让我很纳闷,花这么多时间来写评论,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吗?
直到我开始看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的时候,让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对那段历史知识的匮乏,很多地方看不明白,理解起来很吃力,便开始关注书友的评论。
这才发现,那真是一个宝藏地方啊!有的是针对书里的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触景生情,发表自己的一些经历的,更有书友普及一些历史背景或者人物简介,以及一些历史事件,这种延伸阅读,帮助我更好的了解和理解了那段历史。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生活在那段惨不忍睹的历史天空下的同胞的悲悯,让我不断的输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这种输出不但提升了我的理解力,还加深了我的记忆力,让我仿佛置身于故事里,与故事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越发理解了那句话:“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个事件或者问题,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我们要寻求的,却不是看法的一致,而是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我们能更全面的去理解和看待问题。
2021年,是我阅读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我慢慢的从焦虑中走了出来,情绪变得越来越平和,不会再动不动就发火,遇见问题也不只是一味的抱怨,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这些无形之中的改变,都是阅读带来的。
或许,阅读不像上班工作,每个月会有实实在在的工资发到手里;也不像做一个蛋糕或者衣服,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但是阅读带来的改变却是潜移默化的,它的改变首先在你的心,然后影响你的行为,从而影响你处事的态度。
阅读,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成长。
阅读,让我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
2022,我想试着一边阅读,一边写作。
未来,愿阅读与写作和我终生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