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上高二的儿子终于放假了,9天的假。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春节起在家关了四个月,接着是紧张的学校生活,他想出去走走。
正好有几位朋友在相约去铜仁看朋友,然后去荔波。荔波我是听说过多次,风景应该是不错,因为在贵州与广西的交界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自驾又有点远,因此一直未能成行。几个人一讨论,大家的意见一致,开车,从铜仁到荔波,我和儿子可以坐车不开车,想着有这样的好事,便和儿子说定了。
儿子放假,计划回宁乡看爷爷奶奶,住上一晚,就地出发。这时问题来了,出发前两天才知晓朋友的车有三个人了,五个人坐一个车会有点挤。我于是决定自己开一个车。出发前一天上午打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孙女得了手足口病,发热,走不了了。这时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车到铜仁,加我们母子一行还有四人 ,四五小时的车程,没有困难;但铜仁以后就只有我们母子俩了。虽然这十多年来,我和儿子也经常拖着个箱子到处跑,但是一个人开车出省跑这么远还没干过,有点勇气不足。不去吧?又担心儿子太失望。犹豫之中问儿子:“贵州之行到铜仁以后,就只有我们两娘崽了,你还愿意去不?”原想,儿子只要回答我那我们就不去了,我就可以松口气,再想办法去安慰他。哪知小伙子没有一点迟疑,回复我:"妈妈,那就我们俩个去荔波吧。"事己至此,只能成行。主意己定,就全力以赴。
四人一行到达铜仁,住一晚,朋友们第二天上午打转回宁乡,我们就要从铜仁出发往荔波。当晚,两人在房间合计行程,因为只有我一个驾驶员,安全起见,一天只能开四到五小时的车。把这个条件交给儿子,行程与定房间的事就交给他安排。合计来合计去,为了确保荔波目标的实施,铜仁有名的梵净山我们也不能去了。我有点心焦。但儿子不焦不燥,查地图,定线路。最后定妥:达镇远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十点出发至荔波。荔波住一晚,玩一天,傍晚开车往回家方向开,开得多远算多远,减少回家开车的压力。行程定下来,我就安心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用过早餐,电话和朋友告辞。我们便开车向镇远出发。全程的高速,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十二点顺利到达镇远。镇远是中国有名的古镇,自古商贸繁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车子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缓缓前行,两边的房屋没看出有什么特点,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古镇一样,全是铺面,现代的商业氛围倒是很浓。将车停到一停车场,儿子给订的民宿打了电话,要求派人来接。下得车来,阳光很晒,但人呆在树阴里是感觉不到暑气的,很舒爽。不一会,一个青年的女子打着伞过来,接过我们手中的行李走向住的地方。不得不说,儿子订的地方不错,房子正好在舞阳河边,木制的阳台上可以饮茶,可以俯览江景,还能远眺对岸的青山,看白云从山腰掠过。两娘崽进了房间,放下行李,出门找了一个吃酸汤鱼的店吃完饭,进房间休息,等太阳没那么威猛再出去逛。
下午四点,吃饱睡足的我们背上包开始逛古镇。住的岸边有码头有渡船,每人一块钱,我们坐到了河的对岸。外面的人多了起来,和我们坐一船的带了几个小孩子,六到七岁,很是热闹。孩子长大了,没那么好玩了,不过,很庆幸,家里十六七岁的娃还愿意跟我出来玩。珍惜当下,最为珍贵。
河的对岸,有一个和平村,是中日战争时期安置日本战俘的地方。院子不是很大,但设施齐全,战俘在这里受到了全面的照料与教化,体现了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了战俘的人权。有几个日本战俘在改革开放以后还回到了和平村,为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贡献。看完和平村,想找工作人员盖个社会实践的章,但工作人员说没有章。出得门来,看见街对面正好是和平村社区居委会,就叫儿子去那边找社区的工作人员去盖章。门道里坐一了群人在聊天,也有人在玩纸版。儿子上楼去找人,我在下面看政务栏。儿子在上面喊: “下班了,没人啦。”“那就下来吧。"两个人正要出门口,一个年长的男子叫住了我们,"你们是要干什么事呀?”儿子马上把社会实践的表拿了出来,和他说明情况,请他看能不能找人盖个章。男子听清楚以后,说,“这个章我可以给你盖。”将儿子带到楼上盖了章,很快下来了。我们向男子致谢后,高兴地向前面走去。

儿子手里拿着张手绘地地图。比对着地图,我们来到一张舞阳河上的大桥上,桥的右边的河边上一许多的酒吧,河的左边是商业街,而桥下的码头边,有着游泳的孩子和大人。

太阳快落山了,儿子还说要去找古城墙。古城墙在古镇边上的锦屏山上,从古镇的边沿向山上爬去,发现古镇的古在全藏在山边的这些民宅里。镇远世家的旧宅都建在锦屏山低缓的山坡上,远离街上的喧哗,静静的接受着岁月的洗礼。

因为过了六点,院落里的情形看不到了,计划明天早上来看,顺便尝尝上过知尖上的中国的豆花。锦屏山看着不高,爬起来够久。看着快要下山的太阳,不停的催儿子快爬。终于到山顶了,看到一堆倒的下年代旧远的石头,以为就是古城墙了。不免有些失望。怏怏地从另外一边下山。这时,我们听到了不远外山谷里传来了许多人说话的声音。儿子说,“妈妈,我们去那边看看。”循着声音走过去,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古城墙,只留下长长的墙根的古城墙挂在两边的山脊上。我在最低处坐了下来,看着儿子顺着城墙爬向一边的山顶。太阳己经下山,好在天光还足。许多人正向着山顶爬去。等儿子下山来,我们朝着山脊的另一边爬上去,听说沿着这边可以下山。城墙正好是爬山的步梯,只是一梯一步有点宽,体力有点儿不够了。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月牙儿挂在天上。因为人多,所以也不慌张。边爬边歇,终于到了城墙的另外一端。这一端变成 了一处观景平台,许多人坐在城墙根上,看着山下的古镇:山下的古镇,华灯齐上,音乐声飘荡在小镇的上空。山风吹了过来,说不出的舒坦。我们不敢久呆,打开手机的电灯,开始向山下走去。陡峭的山路上还不断有人往山上爬。累到腿抖的我在儿子的照应下终于下了山。山脚下的舞阳河,在灯光的装点下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桥上许多纳凉的人们,河面上的游船穿梭不停。我找了处桥面坐了下来,河风吹过来,很快将的满身疲惫吹走。
有些饿了,我们找了一家店吃了点豆花饭就回房间休息。明早,我们去吃有名的古镇豆花,参观其古镇博物馆,然后出发至荔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