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一些随想
根据《说文解字》“教”的本意是上行下效,“育”的本意是女人生孩子。据考证最早将这俩个字合用一起是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培养教育成真正的栋梁”,我想这是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希望能实现的,但我有几个个疑惑:第一,天下的英才都到你那里去了,除英才以外的人都去哪里呢?第二,天下英才都到你那里去了,省下的教育者要干什么呢?第三,既然认定为英才,早晚会成才,作为一个教育者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教育的一些随想
前两天学校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写年度总结,我提前写了一部分,有位老师刚毕业从来没写过这东西。我就把我写的一部分给他分享了一下,原文是这样写的“走进**级**班,看到那一张张天真烂漫的脸,看着那一双双清澈见底的眸子,我惴惴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原来中职的学生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学无术、调皮捣蛋等等一切负面的词语似乎和这些孩子没有关联性。传言不可信。”这位老师当着办公室其他老师的面,将我写的这段内容读了出来,用一种质疑的语气向我问道“*老师,这是你所体验到的学生?”接着另外一位老师说揶揄的口气道“*老师,你真是一个教育家”。我站了起来笑着回答道“我所写的就是我体验到得,我不敢称教育家,但是我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有一颗包容的心。”我很了解这两位老师不是那种耻笑别人的人,只不过就事论事。可是如果把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仅仅当成一种谋取利益的工具或者说仅仅是你活命的工具,你会活的很累。每天都要面对几十号学生,有听话好好学习的学生,也有不听话调皮捣蛋的学生,在一个中职院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不好的。作为一个老师,面对所谓不听话的学生,不得被气死。面对这种学生我们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去克服他们自身的缺点,教育学生的底线不是非得考上大学,而是能够成人——懂是非辨荣辱,不会成为社会的累赘,能吃上饭,能吃饱饭,能吃好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