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代的绘画

汉代的绘画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01-01 19:39 被阅读0次

《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一段与汉代绘画有关的故事。

汉元帝时期,后宫女子过多。于是皇帝命令手下画工为她们一一画像,再根据肖像来选择召幸谁。

于是宫中的女子们纷纷贿赂画工,以求把自己画得更漂亮。只有一个人不肯,她便是王昭君。自然,她也从未得到皇帝恩宠,就这样一直在宫中孤独而高傲地活着。

后来,匈奴入朝,请求皇帝赐给一个美女,作为匈奴君主的正妻。于是呈上画像,根据画像,被选中的正是王昭君。

等到临行前,汉元帝亲自召见时,才发现王昭君不仅相貌是宫中最美丽的,而且言语应答得体,举止闲雅。

汉元帝非常后悔,无奈名册早已与匈奴定好。皇帝是个看重信诺的人,是不可能临时更换人员了。

为此元帝大为震怒,事情被一查到底,所有的画工都被杀死,弃尸街市示众。并且查抄了他们的家产,资产都已过万。

这个故事从侧面说明了汉代的画像写实技巧已经很高了。文中结尾处还提到了被杀的几位画工,其中的毛延寿,善画人像,不管是相貌美丑,年龄老少,都能刻画的惟妙惟肖。其他还有几位都各具长处,可惜都同时被杀了。

纵观汉代绘画。

汉初时因久经战乱,厌世悲苦之风充斥于世,文景之帝笃信黄老,绘画上也显现了这种崇尚飞天升仙的思想。

另外,文帝也效法古制,把绘画作为礼教的工具,描绘在宫殿门壁,经史文籍等处,对人谆谆教导。

因此,当时的绘画内容除了神仙、鬼怪,更多的是明君,贤臣,烈女等当时的道德典范。

曹植的《画赞序》中就提到过:

昔明德马后(后汉明帝刘庄之后)美于色,厚于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虞舜庙,见娥皇、女英。帝指之,戏后曰:“恨不得如此人为妃!”又前见陶唐之像。后指尧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戴君如是。”帝顾而笑。

因此,汉代是儒家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用绘画来进行教化的鼎盛阶段。

山东东平汉墓的壁画中,即绘有孔子拜谒老子的《拜谒图》。

拜谒图

右侧侧身拱手的便是孔子,这也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孔子画像。人物刻画细腻,表情动作生动。

当然,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有宴饮,舞蹈,傩戏驱魔,斗鸡,出行等日常生活场景,还有历史故事,奇珍异兽,日月星辰,鬼怪传说等等。

这些绘画,已开始采用高古游丝描、钉头鼠尾描、蚂蝗描等多种线描技法,使线条变化丰富。

在色彩上,主要有红、蓝、青、绿、黑、白及相互调和后的各种复色,它们大都属于天然的矿物颜料,历经千载依然色彩鲜艳。

除了道教与儒家对绘画的影响之外,随着佛教东渐,佛教绘画也日益兴盛起来。

汉明帝“求佛经于天竺。”建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寺中所画壁画,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画。

而且,在民间,也开始出现了把鸡画在窗户上,把老虎画在门上,把人物画在桃板上,用以驱邪之用,形成了最早的门神画。

汉代的绘画作品,除了多为壁画之外,还有很多缣帛画。可惜的是,由于不易保存,加上天灾人祸,这些珍贵的作品,早已化为尘土,永远的留在旧日时光里。

即便是壁画,也大多毁损,今天能够见到的,多为墓室壁画了。

汉代注重墓葬仪式,贵族和有钱的人家都喜欢建造豪华的祠堂和墓室,使用大量壁画和随葬品等。

这不仅仅是孝道思想的影响,古人们也期待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繁华,甚至得道升天。

这种现代观念无法称颂的奢靡之风,却也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山东嘉祥武氏祠了。

武氏祠现存大量画像石,雕塑,汉碑等。

其画像石刻笔线雄浑古厚,造型动感飞扬,体现了汉代特有的艺术风格。

武氏祠画像石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又不能不以之兴怀。”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古人以死亡的形式,让曾经的生活,曾经的梦想,曾经的喜怒哀乐,都活生生地在今人面前呈现。

生与死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代的绘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wc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