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札记之六

作者: 雨外斜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00:54 被阅读0次

    4、颂赞第九

    想来那个时代颂赞这类文体应用还比较频繁,所以《文心雕龙》专门为颂赞列篇论述。

    刘勰对颂的定义是: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其实就是歌功颂德,并以优美的舞蹈展现出来。

    我想颂应该是祭鬼神时的雅乐之舞。

    颂出自诗经雅颂,但在帝喾时已经有颂辞。刘勰认为汉代的颂偏离了主题,更多颂不正规属于“野颂”。他点评了汉代几个著名文学家的颂,对他们的作品都有微词。觉得褒贬在一起,有点四不像。这显然站在统治者立场去看问题。我有点奇怪,刘勰一个依附佛门的小人物何以“地命海心”(网络流行语,意思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我觉得用在这里十分贴切)?这可能就是刘勰最终能走到最高权力中心,而我辈依然只是“地命”的原因,所谓成大事者,高瞻远瞩也。

    刘勰要求写颂必须文辞优美不浮夸、行文严谨无劝解。

    刘勰对赞的定义是:赞者,明也,助也。

    就是说明、辅助之意。一如太史公曰,也如本书的赞曰。

    原其始,虞舜之时已有之。这个文体现在已不常见,当今写书作序、后记好像有点赞的意思吧。

    5、祝盟第十

    本篇并没有明确定义祝,大概觉得祝太显而易见,或者太繁杂不好界定。演化到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用过“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祝福身体健康”,这都是祝,平民化的祝。

    祝在早期应该是祭祀活动中帝王的祈祷辞,刘勰从三皇五帝开始,写了每个时代的祝词。他认为春秋之后,祝词就广泛使用,新屋落成写祝、战场杀敌写祝,祝词已经变质了。如果他看到今天我们祝福短信满天飞,可能只有摇头叹息的份儿了。

    不明白的是,他为啥把屈原的《招魂》列为祝?

    刘勰定义:盟,明也。

    春秋战国时期经常有诸侯会盟,大概就要用到这个体裁。此后的历代战争,两方联手之时都有盟约盟誓。

    6、铭箴第十一

    铭,其实至今我们还有不少,座右铭,铭记于心,都来之于铭。

    刘勰定义: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我的理解是刻在常用器物上的自我约束警戒的文字。黄帝在车子和桌子上刻文自省,商汤的盘铭,周武王的户铭等都是。

    刘勰点评了班固蔡邕张昶等人的铭文,很惭愧,我一个也没读过。

    刘勰定义: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意思是打针治病防患于未然。在夏商周已经盛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雕龙》札记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yr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