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作者: 知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1:34 被阅读0次

    根据百度百科中慎独的词条内容,“慎独”,出于《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是儒家学者们的思想追求,作为君子们的行为指针,有提高自我修养的涵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与“慎独”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现代社会,能做到慎独则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信息的输入来自于一般的网络新闻,有些信息的获取来自于朋友圈,尤其是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更是让一般的人难以做到慎独。

    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每天在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的时候,忽然有一则新闻,标题为:“日本核辐射导致食盐有核污染”,大家都纷纷转发该新闻,盐商赶紧把库存提出来,饥饿营销,于是,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屯了一袋食盐。到底屯的是海盐还是井盐,没有人告诉他们。

    当一群中年妇女搓着麻将,聊起某位熟人,忽然提到:你不知道xxx吗?她和xxx有一腿。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讨论种种迹象,回家后再向亲友或询问或带有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信号把这种信息传播出去。于是,当xxx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满城风雨,没有人会替她解释,她只是偶然和xxx在街角碰到聊了一次天。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新闻通过正式或粉色花边的形式,经过没有任何自我修养的人群的嘴巴向社会传播开来,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比如,某高中生被老师猥亵后抑郁自杀。

    慎独,需要有自我觉知力,需要有自控力,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深厚的理论知识。

    普通老百姓被日常生活的琐事所吸引,高级知识分子能独善其身吗?有时候也很难。比如,2016年人大硕士毕业生嫖娼事件,在案件尚未审结的情况下,中国政法大学当时的校长在毕业生典礼上,直指当时的执法者——中政的毕业生为中政的耻辱。最后,案件的执法者被判处刑罚缓期执行,说明他在执法时并非构成了严重犯罪,如果不是社会舆论影响(或者说校友团力量)大,这样的执法方式在基层是司空见惯。只不过被抓嫖的对象往往不像该人大硕士毕业生那么想不开,要和执法机关正面对抗。但是,校长的一番言论,让中政的学子们寒了心。

    慎独不仅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促进作用,对社会、对国家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社会交往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慎独,社会矛盾纠纷就会减少很多;当国家能做到慎独,在内政外交上,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何愁不国富民强呢?

    当然,为人处世,除了慎独,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我的认知力和控制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慎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a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