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白九
1.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爸爸妈妈工作忙,年前争取早几天回来啊。”
“你明明跟我说等我放寒假你就回来的。”
“那你去外婆家住几天,外婆都说想你了。”
“可是我想要你早点回来陪我...”
“妈妈知道了,你在家要乖呀,不要惹外婆生气。”
2.
“妈妈,我不想跟表弟们玩。”
“ 不可以这么说话,很不礼貌。你为什么不想跟弟弟玩?”
“因为我都不认识。”
“怎么会不认识呢,去年过年不是才见过吗?”
“一年才见一次...”
“那一会儿多熟悉熟悉就好了。”
“可是我想看包青天,不想看动画片。”
“不可以,你要让着弟弟。”
3.
“妈妈我可以去吃肯德基吗?”
“不可以。”
“爸爸明明说过年想干什么都可以。”
“肯德基不健康,一会儿去跟妈妈去包饺子。”
“好吧,那可以不放葱吗?”
“不可以,大家都喜欢吃葱,你不能挑食。”
“那我可以自己包没有葱的饺子吗?”
“你要直接吃饺子皮吗?”
4.
“妈妈,我今天可以穿新衣服吗?”
“外套可以穿,里面的毛衣等过几天洗了澡再穿,到时候刚好出去拜年。”
“妈妈,你给我买的外套又买大了。”
“没关系,你长得快,这样明年还能穿。”
“鞋子也大。”
“自己去垫一下鞋垫。”
“鞋子为什么要买大一码?鞋子我也要穿到明年吗?”
“你的臭脚丫子不用长大吗?没有空间怎么长大?”
5.
“妈妈,后边儿还有什么菜?”
“醋鱼丸、炒蛏子、蒸鱼饼……”
“你今天早上没有买到炸冰淇淋吗?”
“那个留到最后吃,先吃菜,年夜饭不要到处乱跑。”
“我没有到处乱跑,奶奶给我的蝤蠓钳子我咬不开。”
“拿过来。”
(菜刀背面哐得一下。)
“哇,妈妈你好厉害。”
“嗯,所以刚刚爷爷给你的红包呢?”
“在我兜里。”
“放好了别丢了,晚上一起给我。”
“压岁钱不是给我的吗?”
“妈妈先替你保管,你长大了我再还给你。”
6.
“这是你大姑婆。”
“大姑婆好。”
“这是你二姨婆。”
“二姨婆好。”
“这是你大舅公。”
“大舅公好。”
“这是你表婶婶。”
“表婶婶好。”
“这是你小阿姨。”
“妈妈,她明明还是个小宝宝。”
“她辈份比你大。”
“...(喊不出口)”
“来,去把这杯茶送去给你二姨婆。”
“啊?二姨婆是哪个?”
7.
“妈妈,我还没开学你就要走了吗?”
“爸爸妈妈在外面有工作。”
“那我一个人在家里好无聊,都没有人陪我。”
“你作业写完了吗?”
“...”
“你们语文老师说让你一周读一本书,读了吗?”
"..."
"你们英语老师让你每天听磁带,磁带在哪儿还记得吗?"
“...”
"我今天早上还看到你枕头底下的数学作业本是空白的。"
“...”
“你看,这样就不会无聊了。”
(一边通宵赶作业,一边掉眼泪。)
因为是留守儿童,儿时过年对我来说异常珍贵,那是唯一能见到父母的节日。而如今成年后在外漂泊,过年却逐渐变成了父母最期待的节日。
互联网时代,纵使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语音或者各类视频与父母进行实时沟通,也还是比不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来得松泛自在。
过年,说到底就是为了相聚。
只是曾经的年味,是我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天一天长大;现在的年味,是你们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一天一天老去。
人生的列车,从未停止过。
本文参加活动: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