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周时间里,读书营的小学员们每一位都有成长和进步。
在家里,孩子们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与父母共读、或自读中文书籍。平均每周至少阅读2-3本书。
在集体课上,围绕着人文、历史、科学、常识等不同主题,学员们由老师带领,精读2本不同难度级别的书。并且分享各自在家阅读的书籍。
这一周,我们的阅读主题是: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第一本精读书目,是杨唤的诗:
春天在哪儿呀?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这本书,我采取了“互动式阅读”法(interactive reading):
每个学员拿到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相应的活动卡片和材料。当老师读到相关内容时,学员要找到对应的卡片或材料。
比如:当老师读到有关“船”的内容时,学员就举起手中的小纸船。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一本书读下来,学员们熟悉了风筝、森林、燕子、唱歌......等等此类诗歌的意象,并且自己动手绘画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接下来,识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把图片与字卡一一对应,在游戏中识字。汉字不再是古怪陌生的符号,而是熟悉的朋友。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继续做“看字卡,说句子”的语言练习。把词汇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学习用中文自由地表达。
第二本精读书目,是《春神跳舞的森林》。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 张老师中文“读书营”3/24主题:春这本书的插画,非常有民族特色,融合了绘画、雕塑、布艺等各种艺术元素,图片与文字的信息量都很大。即使还不太会认字的小学员,也能通过读图,探索故事细节、发掘隐藏信息、理解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与思考。
这是一本优秀的原创绘本,网上有不少导读、分析,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只想说一句话:真正的好故事,不应拘泥于“讲道理”。我们成年人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应该用心于故事的叙事本身,注重开放式的思维和讨论,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