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4段林语堂先生关于中国人生哲学的见解,出自《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的第一章:觉醒。
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中国人的理智构成——伟大的现实主义,不充分的理想主义,很多的幽默感,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诗意感觉性。
中国人的公式:现四、梦一、幽三、敏三(现实、梦想、幽默、敏感)
中国人的哲学特征是:一种以艺术眼光对人生的天赋才能。一种于哲理上有意识地回到简单。一种合理近情的生活理想。一种对于诗人、农夫和放逐者的崇拜。
随感:
当我读到第一章觉醒时,感到豁然开朗。这样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让我感到踏实,仿佛说出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但也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抗拒,那些朦胧的矛盾逐渐清晰起来,那不知名的分歧有了缘由。“现实主义+幽默感”与“理想主义+敏感性”也许就是中国人中最泾渭分明的两类人吧,或者说是中国人一内一外的两个面向。
我想到了最近阅读的另外两本书《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费勇)和《成为波伏瓦》(Becoming Beauvoir:A Liife,凯特·科克帕特里克)。
这两本书介绍了另外两个伟大的人物:王阳明和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在阅读中,我发现他们秉持着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王阳明强调“主一”,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有一个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接着应该为这个目标找到动力,把日常生活的全部事务当作是唯一目标的实现手段。
而波伏瓦则认为: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哲学选择。“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的变化。”
反观三个人的生活,能够发现不同的人生观,带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人生成就。林语堂的一生安稳富足,她的妻子廖翠凤是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两人从结婚起就烧掉结婚证,育又有三个女儿,85岁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林家庭院的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波伏瓦与萨特保持着终身的精神爱情关系,同时他们又都有诸多的情人,波伏瓦没有子女,提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等发人深省的哲学观点。
王阳明一生战功卓著却颠沛流离,他的夫妻生活很少被提及,只知道他的妻子诸氏没有子嗣。
人生是一种选择。这选择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势在必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