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幌子,来为孩子做决定。背后的潜台词是,父母并不认可孩子的决定,他们觉得孩子不懂事,不成熟,不够理性,所以当孩子的选择与父母的选择不同,或者说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不同时,他们就会极力劝阻孩子,往“正道”上去走。比如要求孩子去一所他们心中更好的院校读书,强迫孩子跟他们看上去还不错的相亲对象结婚等等。
不容置疑的是,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的,他们的初心是好的,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不能与孩子共情,不能去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经常矛盾重重。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妈妈宋倩把女儿英子视为她生命的全部,为了女儿她愿意放弃一切,把所有能给的东西都给了她。为了能够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妈妈总是给女儿做出各种看似有利于她的决定,而对女儿本身的想法听而不闻。
这种表面爱护、实则“专制”的抚养方式,让女儿英子倍感窒息,经常失眠,甚至患上了抑郁症,几乎要跳河自杀。
英子的情绪失控,是个人想法和感受长期被忽略的结果。感受被忽略或者不被理解,其实就是不被共情的表现。
一、什么是共情?
美国共情力专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在他所写的《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把共情定义为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在这个定义中,共情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理解”,第二个关键词是“回应”。
这里所说的理解,并不是指单一的、肤浅的、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理解,而是一个人在基于足够的信息、客观的分析以及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对对方的处境所做出的更全面、更深刻、更不带评判和偏见的理解。
理解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都是自恋的动物,人们容易局限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人们都希望自己说的是对的,人们都更重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感受,所以要求一个人摆脱自恋的枷锁,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共情,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共情始于理解,但不仅仅是理解。在《共情的力量》这本书里,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指出,有共情的想法是不够的,还要有共情的行动。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理解性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实际行动。
举个例子,一对夫妻为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吵得不可开交。如果两个人毫无共情,那么他们要么继续指责对方,要么为了避免争吵而拒绝沟通交流,或者每次遇到敏感问题都选择逃避、迅速转移话题。显然,这些做法并不会改善夫妻关系,反而让人如梗在喉,相处起来极不舒服。
如果夫妻一方或者双方产生了共情的想法,真正理解了对方伤心、痛苦、愤怒的原因,就可以更进一步,在很多小细节上向对方传达共情的心声。
比如,对方正在气头上,说一些很伤人的话,但是你能够接住对方的负面情绪,不被对方吓跑,你能够专心地、耐心地倾听他的控诉,并对他所说的话保持好奇和警觉,能够不带评判地把你真正理解对方的那部分内容表达出来,而不是继续指责对方、转移话题或者保持沉默。
二、共情的作用是什么?
“共情”这个词很火,我觉得,跟现代人的亚健康心理状态是分不开的。
显然,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之后,人们会更多地关注精神生活的富足和快乐。
可问题就在于,现代人并不十分快乐,他们身上背负着很多的焦虑和压力,内心积压着很多“不吐不快”的情绪。
内心积压的情绪越多,就越想找到一个发泄的窗口,其实最好的发泄窗口不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嘶吼,不是去商场刷爆信用卡疯狂购物,不是去吃各种大餐暴饮暴食。真正的疗愈是,找到一个能够与你共情的人,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共情的力量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很多。
就完善自我来讲,共情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自我觉察范围。一个真正共情的人,是在用他的耳朵用心地聆听他人的经历,真切地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努力触及他人的灵魂。
理解他人、与他人产生共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拓宽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他人的经历是如何做出解读的。
在社交场合,能够共情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因为共情意味着一个人要放下预判,放下偏见,放下先入为主的观点,以更包容、更开放、更好奇的心态进入关系,这无疑会让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孤独,就是因为他找不到一个能够真正理解他、与他共情的人。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把他内心最深层、最私密的东西讲给别人听,但对方不仅没有理解,反而还曲解他的意思,对他做出各种评判,这种毫无共情式的交流只会让人更加痛苦、更加绝望。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这本里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咨询案例。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问题少年去咨询罗杰斯,想要知道她儿子在学校里行为不端的原因。罗杰斯给这位问题少年做过几次咨询之后,认为这位妈妈对孩子的频繁拒绝是问题所在。
但可惜这位妈妈一直蒙在鼓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直到这位妈妈主动接受咨询,向罗杰斯大吐苦水,讲述她和丈夫糟糕的关系,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在整个过程中,罗杰斯都一直耐心倾听并给予关怀式的共情。
在获得充分的理解之后,这位妈妈和丈夫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令人惊喜的是,她儿子那些叛逆的行为也越来越少。可见,共情的确有疗愈人心、化解焦虑的作用。
其实,一个人孤独痛苦的时候,需要的可能并不是安慰、同情和怜悯,而是共情,一个能够真正聆听他们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对他们做出关怀式回应的人。
三、如何正确表达共情?
在任何关系中,不管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还是朋友关系,都需要表达共情。
那么,如何正确地表达共情呢?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出了以下方法:
1、多用开放式问题
顾名思义,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从开放式问题的答案里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互动,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从而能够准确地共情。
而封闭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扼杀对方想要继续交流、或充分表达自我的意愿。
比如,在交流中,有这样两个提问:
A.你这两天都很晚才回来,是不是最近工作很忙?可能的回答:是的,最近很忙。
B.你这两天都很晚才回来,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可能的回答: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老板对项目不满意,公司最近也裁掉了几个人,所以需要稍微加点班。
显然,第二个问题能够促使对方谈论更多。
开放式问题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引导对方打开话匣子,了解对方的经历和想法,从而更好地共情。
2、放缓节奏
一个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是很难理性思考的,只有当情绪平缓的时候,他的大脑才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
一个被情绪裹挟的人,他看到的东西其实是带有局限性的。当我们把节奏放缓,实际上是让我们的想法,能够跟得上我们的情绪。理性和感性并用,才能够做到真正共情。
3、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当人们产生矛盾的时候,你会发现,在那些具有攻击性的言辞里,总是带有很多主观评判,比如“你总是...”“你根本就不...”“我还不了解你吗?你就是一个....的人”。
人们的这些评判,多半是基于过去经验的总结。也就是说,很多人仅仅只根据过去,就给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下结论”。
但人是变化的,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每天都在变化。固化的评价只会阻碍一个人改变的可能性,同时会阻止共情的产生。
所以与他人相处时,不要匆忙作出评判。不要总是看到一个局限的焦点,而是应该尝试着往后退一步,看到画面的全局之后,再下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