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是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主要是针对产出物进行管理。(如果所有产出物都全了,则认为项目结束)
我们先假设项目范围不变。项目范围不变,则产出物不变。
产出物可以是一个实体(比如开发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一个虚体(提供售后服务)。
一个项目完成就是所有产出物提交完成。
可是很多产出物很大,怎么办?简单分解。
比如一个软件系统,可以分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售后服务。
硬件设备可以在分为机房建设、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等,不同系统不完全相同。
依次细分,直到不可分解。这里需要掌握一个颗粒细度的问题。
再说这些产出物你不可分解了,下边就是看看这些产出物需要什么活动来完成这些产出物。
比如硬件的服务器,作为一般的企业就是采购,自己企业并不生产,于是采购成为了完成这个产出物的活动。
采购,一般可以分为确定机器设备规格型号、寻找供应商、谈判、比较、如果金额大还需要招标,签订合同、付款、开箱验收、安装调试等。。。这些活动不同单位都不一样。将这些活动都列出来,直到活动不可分解。
注意活动的时间不要超过10个人日。
再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工作量需要用人日,而不是日。这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我们说一个人工作经验多,一般是指这个人可以将一个产出物的相关活动都写出来。
我们说一个人工作有条理,一般是指这个人能将产出物进行分解,并将活动进行分解。
我们说一个人工作能力强,实际是真这个人工作有条理,并且有工作经验,也就是说,这个人,将一个产出物完成的过程全部写出来。
注意所有的活动是有关系的。
举一个例子,按照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先调研,再设计,那么调研的活动一定在设计之前,而且调研活动不结束不启动设计。而现在很多开发模型不是这样,需要多次迭代,这个时候是多次需求调研,多次设计,这是为了满足新的业务场景和遇到的开发问题进行的开发模型改进,所以你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型,分解的活动内容不完全一样。
这些活动关系建立好了之后,就开始加入资源,比如10个人日,是2个人干5天,还是5个人干2天。这些东西设置好了,直接可以获得时间(整个项目的实时时间),如果这个时间不能满足工期项目,则需要进行计划调优。
如果调优完成了,那么后边就是执行、检查、调整了。
执行很简单,就是安排工作,让相关的资源做相应的活动。比如谁去采购、谁去走单位里程。
检查,就是需要执行人将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报,项目经理根据计划,对活动完成情况检查,防止项目失控。
调整,就是发现项目具体活动有问题了,对工作进行调整,比如开发进度落后,最简单的方法是加班,而不是加人员。当然,根据不同问题,调整的方法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