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王羲之的曲水流觞之叹,叹出了多少对生死的感怀。然而时过境迁,一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其中的深意,你是否还懂得?
生死是客观的。
个体的生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就像毕淑敏所言:“两组基因的嵌合,充满了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如果曾有一阵微风或一片落叶打扰了这份偶然,那你便不是现在的你了。
而生命的消亡是必然的。就像落叶归根,我们总是要给有限的生命画上句号;就像春泥护花,我们也是为了延续这个世界的美好。因此也不可畏惧死亡,用一种理性而镇定的方式去看待它,便可以对这一切感到释然。
生与死是对立的,也是密切的。余华《活着》中写到:主角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安然活到了最后;而身边人戏剧性一一逝去。由此可见,生命之花是多么坚韧的一株,不管风吹雨打,用力地向上伸展;生命之花又是多么的脆弱的一株,拼命去吐露芬芳,迅速地凋零。正因为生命集顽强和脆弱于一体,也就把生与死很巧妙的结合了。
生死是主观的。
有人很努力的活下去,也有人选择离开人世。
对于生而有缺陷的人们,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在生死的边缘挣扎。他们就是为了活下去,竟已花光所有气力。这个时候,其他所有功名利禄,所有悲欢离合,都是那么的渺如尘埃。
与此同时。有一些人,为了心中的执念,舍生而取义;有一些人,对于生活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轻生。对于前一种人们大力推崇,不吝赞扬;对于后一种,人们无法理解,加以评判。而我的态度是,不能说一味追求生存是正确的,也不能对于那些选择结束生命的人过于指责。
从古至今,苟且偷生的人也不少,如果为了个人的生存,违背基本准则,损害一个社会的利益,那也是不可饶恕的。然而对于轻生一事,很多人看到的只有他们的结果,却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关注的不应该是受害者本人的对错,而是受害者背后真正应该化解的矛盾。
如果生是一种追求,那么它值得我们去热爱;如果死是一种解脱,那么只要无悔便无妨。生与死都是一种态度,因此无分优劣。
古人有云:死生亦大矣。我们看重生死,正是由于看重生命的意义。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因此我们流浪在生死的间隙,只要遵从内心美好的意愿,便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