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路遥传》,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要当作家了,我要好好的活着,当作家太不容易了,当个伟大的作家,那是要献出生命的,想想还是算了,我才不要背负那么大的责任与情怀呢,这个世界少了我一样的转,我没有路遥前辈的毅力和激情将生命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简直就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天才那是要有代价的!
我一边读一边哭,路遥写的文章真的太感人了,怪不得路遥一边写一边哭,估计首先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吧,路遥的写作历程太辛苦太遭罪了,虽然随着《人生》的出版他的待遇比从前好了很多,可是路遥面对的是那个自卑又好强的自己,那个在精神的世界给了自己无尽的压力与痛苦的动力。
都说作家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和一个魂牵梦绕的故乡,我想一个伟大的作家真的需要特别的时代和特别的遭遇和特别的个性,有时候祸福相依,上天虽然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关上了一扇门,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路遥啊路遥,如果你能明白生命的珍贵,是都重新看待自己生命,真的好可惜好心痛,虽然中国有很多路遥的粉丝,我想谁读了路遥的书都会感谢路遥的文字给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
看着那个不分昼夜,分秒必争的路遥,孤独的背影走在没有人影的沙漠,夜深人静的时候起床写作的路遥,那个一天从中午开始的早晨,只吃馒头和大葱的路遥,看到现在人的生活水平,他是否能尽力爱惜自己身体,把写作往后放一放,能多陪一陪自己女儿路远和妻子林达,也不至于换来妻子的决意离婚,也就不会在病痛的日子里承受更多的心痛,虽然《平凡的世界》很伟大在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坛上赫赫有名,但和自己生命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当然这是我一个凡人的想法,那些压在路遥心底的疼痛太多了,多到他只能和自己过不去,多到他不证明自己价值就无法原谅自己得到别人的那些恩惠。太重感情了,把自己太当回事了,还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总之路遥从小就有很强的报复,不管对学习对政治和对写作,他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知道自己要什么,出人头地,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和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是苦难里生长出的清竹。
路遥为了能走出那个贫苦的家庭,他有意的选择北京的知青做女朋友,就是为了日后能帮助他写作,虽然他的初恋抛弃了他,可是他的理性也不是每个人能理解的,也许这就是路遥的个性,陕北的硬汉形象,可是他明明想吃软饭呀,刚开始的几年确实都是他的妻子林达在养家,支持着他的写作。
后来他出了名,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来求他办事,为了面子和过去的情谊不好婉拒只能硬着头皮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路遥还是很照顾他的老乡,只是他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加上林达是南方人而且家庭条件优越,跟着路遥实属委屈,主要路遥成年累月的都在搞自己的创作,林达其实也是大学生,文笔也不错,为了家庭和丈夫其实作为一个女人她付出了很多,只是后来路遥生病,而且感情早就产生嫌隙,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开的心结,路遥由于七岁过寄给了大伯,所以两个家庭他都要操心,过去孩子又多,路遥重情义要面子,所以接济的家口不少,过去物质拮据,自己都很艰难,所以生活的考验也很多。
看了《路遥传》更多的是心疼路遥的生命短暂,也许这是伟大作品的代价吧,虽然我不想当作家了,可是余生有机会我想去路遥的故乡,或者博物馆,和当年路遥写作的窑洞去看一看路遥留下的痕迹,去感受一下陕北的黄土地,那炽热的温度和风土人情。
去给路遥献上一束花,去走一走路遥走过的路和看到的风景,以及去体会一下路遥的心事,那都是一种虔诚的敬仰之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