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半月没更文了…搬运一点星球内容凑下数好了…
01 关于用户对抗产品规则
这两天好多转发如何去在朋友圈发文本不被折叠的攻略,我很早以前也发过去,甚至发过如何发超过15s视频的攻略。
今天想来似乎有些不对,我称之为“对抗产品规则”。
这个圈里应该有好多产品经理,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产品用户在想尽方法对抗你设置的产品规则,你会作何感受?是不是会觉得他们很傻逼?
以朋友圈发长文本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复制粘贴别人的内容,甚至是固定模板的微商文案,这种内容的价值几乎为0,限制了也是正常;另一种是自己在其他地方打了长串原创文字,复制粘贴到朋友圈发布,这种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朋友圈提供了发图片的功能,为什么不以此代之?
相信各位产品经理在制定产品规则时,大部分都是基于数据和丰富产品经验制定的(拍脑门制定规则的产品也不会有多少人用,无需讨论),显然这些规则是为了让大多数人有更好的产品体验,那么遵守这些规则你就可以有更好的“人设”。
反过来想一想那些使用“攻略”发不被折叠内容的人,大部分都是去发广告了。这些人我是发现一次直接删除好友的。
类似“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宪法里了”的言论,大都过于短视,就像那些炫耀了一次发长广告不被折叠几次以后,被好友都删除了一样。
当然,反过来如果你发现大量用户(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种“大量”,而是比如超过30%的用户)在对抗你设置的规则,作为产品经理你也应该反思一下这个规则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30%的用户都当成傻逼…
02 分享一个自己瞎琢磨的思维方式
有种叫做“升维思考”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玄乎,让人望而生畏。我想了想,改成“增维思考”比较亲民,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举个例子:
你的老板想让你给张小龙捎句话,告诉他微信做的不错。不需要张小龙回复你,只要把话带到就行,也就是只需要让他看到。
正常思维:你相信六度人脉,也就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联系到张小龙,把话传给他。
增维:从社交传话的维度里跳出来,增加一个思考问题的维度。比如想想张小龙除了看微信还看三表的公众号,你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比如他还看饭否,你可以买个号去留言评论。
画了个贼傻逼的图在下面,大概意思就是你不需要升维到多高级的思考深度上,只要增加思考的维度就可以。
再来一个例子你自己也可以做到的例子:
你与A地之间有一条曲折的公路,正常情况下你都是开车或者坐公交车,但是今天特别急,并且那条去往A地的路特别堵,时间几乎不够了。
这时候你会不想想到在导航里选择一下“自行车”或者“步行”试试?因为或许骑行到A地有一条直直的近路。
这并不是什么“升维”或者“增维”,只是让自己多一些思考问题解决方法的路径。
这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要不断的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让自己在需要增加思考维度的时候有的用。并且这些认知不是碎片化的,而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有一个方法,在印象笔记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记下看到好玩到但是不知道有啥用的信息(有捷径可以把复制的内容直接存到印象笔记的文件,之前分享过),下次再遇到和他相关的信息,就把它拿出来出来,以这两条信息为关键词去搜索,把获取到的信息打包放在一个新的文件夹里。
留着以后装逼用。
03 聊一个趋势的话题
今天在曹大星球看到一个截图,说到自己从天涯到豆瓣到知乎到知识星球“流浪”的过程。
他的出发点是说社区产品的更迭,我想到的却是产品更迭后面的机会空间。
远了不说,我在12年公众号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这玩意儿会很高级,于是一口气注册了五个QQ号注册了五个公众号,然后…没怎么当回事,连存账号密码的那个文档都找不到了…
好在14年服务号火起来的时候,我又觉得它能火,所以学了一点点PHP,靠着对开发功能的一点点了解,出去吹牛逼赚到了一点点小钱儿。
但相比于那些深耕公众号运营或者第三方服务平台来说,实在是太差劲了。
这是错过的第一个趋势机会。
16、17年小密圈刚兴起的时候,我觉得这玩意儿跟微信群没啥区别还到处圈钱没意思,后来被封停还幸灾乐祸。
我不知道的是,那时候小密圈已经强大到可以扶持出亦仁这样的百万级收入玩家了,以及大量各种“XXX和他的朋友们”的粉丝社群。
知识星球更名上线后我麻溜搞了一个圈子,测试了一堆方向以后定位到现在这个。
实际上,我这已经是比较晚的一批了,但好在赶上了。
一个社区类产品,从私密圈子到大众化产品的发展过程,也是红利逐渐散去的过程。
趁现在知识星球还没到大众化状态,建议各位“看官”们试着做一做。
不要担心红利没了,红利不是在最早期,而是在那个刚刚达到“大众化”临界点的时候,占好位你很有可能就是那只飞起来的猪。
04 关于做产品的定位
昨天有球友找我点评一下他新做的小程序,因为实在太忙,今早上班路上才全面的看了一遍给他答复。
他做了一个非常精良的小程序,体验和功能都非常舒适完善,但我在整个使用过程都有一个疑问:这个产品是干什么的?
我想大家也应该见过这类产品:界面设计感强、产品体验舒适、各环节体验流畅,用完会大呼“好屌”但是关掉后再也没打开过,虽然不舍得删,总觉得以后还会用。
仔细想想,这类产品是没有价值的,只会带来一时的快感。
我看了一下我常用的产品,大抵分为两类:娱乐消遣型和实用工具型。
仔细想想的话,所有产品应该也就这两种定位了吧:娱乐消磨时间、工具节省时间,让每天的时间守恒。
既然有了这两个产品方向,你在做一款产品之前其实就已经可以好好想一想了:到底做个什么。
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整个产品功能的设计甚至后期的运营策略和变现方式。
一个娱乐类产品,核心是让用户沉迷于细,流连忘返,那么在设计产品时要么有取之不尽的内容供用户消遣,要么有心有灵犀的用户相互之间成为朋友让他们把心留在里面。
所以你看,我们每天刷抖音,因为里面好玩的内容太多了;所以我们刷即刻,因为里面不但内容很多,用户还都非常沙雕。
一个工具类产品,核心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让本来没能力实现的他们通过你可以实现,让本来很低效麻烦的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完成。
工具型产品和娱乐类产品一样,也有他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是否更高效”、“更能解决问题”。
在定位方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户人群问题:给谁用?有多少“谁”?
这个问题还蛮重要的,这决定了你要做个大众化产品还是垂直用户产品。大众化产品要求你能透彻地看清“人”这个物种,找到最核心的需求;垂直用户要求你在这个垂直类目下是一个KOL而不仅是一个范范的普通玩家。
05 关于思考这件事
今天@明白 在他的星球布置了一个作业,鼓励球员思考。
借着这话题,我也来聊聊「思考」这件事。我喜欢把“思考”叫做“开脑洞”。
因为思考是件“反人类”的事情,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但思考如果是被强迫做的,效果肯定就大大折扣了。
—————
大脑os:被逼着做事很不爽耶!
—————
但是“开脑洞”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你可以对着一问题或者一件事信马由缰的想。这样的思考是有乐趣的,你在思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
—————
注意朋友们,我在这里用了“遇到”这个词,这样你们就能体会到那种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的感觉。
—————
你的大脑在平时看到、灵机一动到、听到很多很多信息,大部分时候这些信息就像碎片一样飘在脑海里,没有体系化没有规律的在那悬浮着。在正常的思考中,你很难接触到他们,它们可能这一生就只作为一个碎片放在你的脑海里了。
当你信马由缰的思考时,你会遇到他们,一旦你遇到他们,你的脑子会给你这样一个反馈:
—————
“哎哎哎,我在哪里听到谁说过这事来着?”
—————
你就像一个宇宙里的拾荒者一样每隔一段时间都去“遨游”一次,把遇到的碎片收回来,有些可能和你出发的目的相关(就是你在思考的问题了),有些可能无关。
那些有关的“碎片”,被你归类到特定的问题下面;而那些无关的信息,则因为你“遇到”过它,被加强了印象,下次“遨游”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它。
这种开脑洞的事,我经常会玩。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我啥啥都能给你们逼逼两句,甚至分享一两个例子。
举个例子好了:
我上电梯的时候有个小孩在哭,我就会想他在哭啥?
然后想到儿童教育、心理学、关于儿童教育的公众号、把他发抖音上会不会火、抖音上有这种例子么、他多久能哭完、小孩哭为啥嗓子不会坏、他妈妈这时候在想啥、多少宝妈会有这样的焦虑、有没有这样的产品帮他们解决这份焦虑、焦虑分几类、和什么有关、那些人容易焦虑、过往的人看到这个在想啥、想的内容有没有共性、这种共性可以利用么、共性有什么特点、搜搜孩子哭的文章看看心理学是怎么解释的、要不要拉个群问问大家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