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色喻礼
历史上根本轮不到农民造反?

历史上根本轮不到农民造反?

作者: 酸酸的酸菜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4:41 被阅读0次

今天要介绍的历史小学问,是传统史学的一个盲点,那就是“游民史观”。

什么叫游民呢?简单说,就是不在传统史学框架里的那些游离状态的人。你看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描述的传统社会,皇帝下面是官吏,官吏下面是乡绅,乡绅下面是农民,士农工商嘛,都有个正经事干。可是呢,在这个框架之外,还有很多人,你说不清是干嘛的,比如最有名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放过牛种过地,打过零工要过饭,和尚也当过皇帝也当过,你说他是干嘛的?

而等他当了皇帝之后呢,因为特别了解这些“说不清是干嘛的”的人,也就是游民,是最有战斗力的,所以用了很多的手段,把所有人都绑定在土地上,或者是绑定在职业上,当兵的儿子就只能当兵,木匠的儿子就不能当铁匠,诸如此类,在中国影响深远的户籍制度,就是他发明的。而最根本的目的呢,就是要彻底消灭游民。

可是,消灭了没有呢?并没有,不然后来李自成张献忠,哪儿有那么多人跟着一块儿造反呐?但是游民这一块的文化传统,在正规的史籍里基本上很难看到,我们只能隐隐感到在帝王将相的故事背后,还有一套价值观在底层暗流涌动,可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始终说不清楚。只能等到王朝快要完蛋的时候,突然发现“靠天下还有这么多游民啊?怎么早不说呢?”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很重要,天下的读书人都要走这条路,可是你知道吗?明朝276年,得到中央认证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进士这个程度,一共只有24480个人,也就是一年88个国家级知识分子,举人多一点,一年两千不到,可是通过读书做官这条路,总共算下来也就这么点儿人,那你有没有奇怪,其他的读书人最后都去干嘛了?给商人管个账,给老百姓算个命,给小孩子教个私塾,给官吏当个师爷,像这部分人,就属于是自由职业的游民知识分子。你看,连知识分子都有这么多游民,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

那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对,我们小时候读的历史书都是说,王朝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老老实实种地做工,后来土地兼并,农民没地了,这才变成了游民,所以游民不是一直都存在的,是国家不行了才出现的。诶,这就是一个重要的误区了。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姜涛,在《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结构研究》这本书里,就以清代为例做了研究,发现,从顺治康熙到太平天国,自耕农、佃户、无地农民所占比例,平均值大概在40%-50%。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换言之,教科书上的“土地兼并”,根本就不存在!

这就奇怪了,贫富差距加大,资产日益向富人集中,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现代社会都有的事情,怎么可能在古代就不存在呢?因为你忘记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分家”。中国跟欧洲不一样,不是什么长子继承制,是个儿子就有分,自汉代以后,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的分别已经很淡化了。像《大清律例》就明确规定,家财田产,不问是谁所生,按儿子的数量均分。那你想想,有钱的家庭,的确父亲在的时候会广置田产土地集中,但是人家往往也是老婆多孩子也多呀,再多的田产,也经不起一分再分嘛,所以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因为富人儿子多呀!几代之后,祖上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土地,又会化整为零。这是和土地集中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趋向。所以,王朝初始与王朝末期,土地兼并的程度几乎是一样的。已故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旭麓就总结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私有和买卖,决定了土地的集中是不稳定的,不管是经济手段和还是政治手段的集中,都会风水轮流转,所以土地所有权的固化并不明显。

因此,游民这个问题,不是说传统社会解体的时候才出现的,它一直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正统的史书不怎么提而已。闻一多就说: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都有一个儒家,一个道家,再加上一个土匪。只是我们通常只会去讲属于士大夫的儒家道家,很少提到属于游民的那种土匪意识。但是呢,它同样也是国民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否则的话,很多事情就说不通。

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仁的代表是孔子,那是文圣人,义的代表是关羽,那是武圣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孔子崇拜是自上而下,关羽崇拜,却是自下而上呢?你看早年间的香港电影,警察拜关公,黑社会也拜关公,有钱人拜关公,专门绑架有钱人的绑匪也拜关公,很和谐嘛!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人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跟暴力或者是不确定性有关,说白了,就是都属于传统社会所认为的“体制外”,“不入流”,属于是庙堂之外的江湖儿女。因为没有正统的价值观管到这一块,所以才会把“义”字当成他们共同的纽带。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关公的文字记载,什么夜读春秋啊兴复汉室啊什么的,这还都是经验主流价值观加工过之后的东西,真正民间所理解的关公,比这个要黑暗得多暴力得多。比如说,玩过三国志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关羽有三个儿子,关平、关兴、关索,而且关索的武力值还是最高的。

60年代,出土了明朝成化年间的《花关索出身传》,里面有这么个故事,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之后,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独自一人没关系,你二人都有老小,怕你们后悔。于是呢,关羽和张飞互相杀了对方家属,只是张飞不忍心,所以才放走了怀孕了的关夫人,后来才生下了关索。

这剧情,放在今天感觉就是神经病啊,这和古代社会注重的家庭伦理观念格格不入啊。儒家这么讲究天理伦常,这种杀结拜兄弟全家的事情,怎么想也不太对劲吧?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游民价值观。而且这个故事还没结束哦,还有更狠的,后来关索长大成人,要认祖归宗,关羽不干,关索威胁他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去投奔曹操,将来把你们都抓起来,于是关羽就服了。像这种情节,那简直是让人三观碎裂,所以三国演义早一些的版本里,就把这个关索威胁老爸的情节给删掉了,就说他哭晕在地,关羽心软了。

以上这些研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社科院王学泰教授的一本书,叫《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王教授在游民史观这一块可以说是最权威的,有意思的是,他本人的专业,其实是文学,因为游民文化跟正统冲突太大,传统上的那些正规史料,都会有意掩盖这部分东西,所以反而是民间文学里,留存了很多值得发掘的材料。如果大家有兴趣,就把这个当成思考题吧,你也可以回想一下,像我们读过的水浒啊、西游啊,里面有哪些东西,是传统史学解释不了,用游民史观来看,才觉得豁然开朗的。

相关文章

  • 历史上根本轮不到农民造反?

    今天要介绍的历史小学问,是传统史学的一个盲点,那就是“游民史观”。 什么叫游民呢?简单说,就是不在传统史学框架里的...

  • 项羽造反的故事

    项羽造反的故事 秦朝末年,对农民的比较残酷、赋税严重、刑罚残酷;导致历史上第一支非官方的农民起义军诞生了----就...

  • 农民是梁山泊宋江的最大受害者

    文 | 金何 提及水浒,往往会说这是文学叙事中最大的农民造反。造反不假,但跟农民阶层却无多大关系,甚至农民阶层,深...

  • 朱元璋建立明帝国,闯王只是过了把皇帝瘾,何也?

    历史上,诸朝代都有造反者,有开农民起义先河的陈胜吴广,有豪侠辈出的瓦岗军(瓦岗寨起义),有拉开唐末大戏的黄巢之乱,...

  • 胡川:如果总要被别人推着走,那你就完了!

    先来观察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经常有人造反,比如:农民造反,徭役造反!造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条非常重要:被压迫着去...

  • 颜值不够,气质来凑,教你成功俘获男神心

    有句话说“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而言,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在我看来,以大多数人的颜值来看,根本轮不到去拼整形医生。人...

  • 碎语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20160524

    当别人的智商和能力足够牛逼,根本轮不到你拼情商。

  • 感悟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2018-12-17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根本轮不到农民造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s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