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一些人无法接受任何批评,觉得别人不肯定他们就暴怒或是对他们有点建议,他们就连垮下来一整天闷闷不乐,或是在网络上有人留言让他们不爽,他就跟他们没完没了。
这种人我们俗称有颗玻璃心,一碰就碎,其实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被甩了,考烂了,被拒绝了,这时候我们都会变得比较敏感。
听到什么话都比较容易觉得在指责你,什么事都是冲着你来的,连别人安慰都象是在反讽但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脆弱是个常态。
有玻璃心的人不代表他有道德缺陷,只是他看待其他人的方式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当他们接受到任何回馈的时候,无论好与坏,相较一般人,他们更容易看做是对自己肯定或否定,直接影响他们的自尊心。
用心理学的词语。当这些人判断事情的归因时会比较倾向于内部归因,也就是跟自己的人格有关,而非外部归因,也就是跟这件事情的其他因素或环境因素有关。
有玻璃心的人接受到对方的批评时,也会觉得对方好像直接在否决他的能力和人格嫌他没有价值。可想而知,这会引起各种有不好的感觉,浑身的刺都会竖起来。
为了保护自尊玻璃心的人会有一种反应就是不断反驳别人的话,甚至直接反过来攻击对方。这些都是他的宣誓,你错了,我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一种玻璃心反应则是冷漠的去逃避,不去面对别人。他们不会去争辩,也不会去解决事情。
反而去离开冲突的当下,逃避着这些冲突,找个地方去舔自己的伤口,有时候还躲在暗处反击那位他认为否定了他的人。
玻璃心主要是后天影响造成的,首先是跟早年的成长环境有关,学者认为成长阶段过度控制或溺爱,让孩子没有机会建立完整的认知,容易造成玻璃心的特质。
有一种极端就是小皇帝,你看到有些父母极度宠爱小孩,孩子无论做了什么都是正确的,他们不会批评指正孩子的行为,也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导致这个孩子长大之后面对别人的批评也无法接受。
另一种极端就是小囚犯从小到大被骂来骂去,但父母亲没有个准则,孩子搞不清楚,为什么动不动就被罚。长大了还是容易把什么打击都归咎于自己所造成的。
父母需要学生让孩子面对批评,并且教育孩子将批评转换成对自己成长的一个机会,教育让他们知道批评,指教是改进的过程。让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没有批评指教,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改进了,同时我们也应该教导我们的孩子,当他们觉得别人诚心是在攻击他们的时候,该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
你可直接告诉对方,我觉得你的话伤害到了我,而不是转个弯来攻击别人,或慢慢们吞下来造成内伤,我们都应该在成长过程给孩子这个训练。
日后再面对外人批评时就比较可以有心智的弹性,把别人的回馈当做一个善意的提醒和进步的机会,也更容易成就真正稳固的自己。
不论是什么样的成因玻璃心对自己不仅带来忧郁,焦虑与不安,也可能为别人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所以我当你发现自己就是那种很容易受伤的人,也不要跟自己过不去,玻璃心也是可以强化的。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首先你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当你下次意识到很不舒服的感觉,觉得别人在攻击你的时候,先记住察觉这个不舒服的感觉。
问自己,是啊,这个感觉好难受啊,但为什么我会那么愤怒?这有道理吗?还是他只是个惯性的情绪反应。
但抿悯心自问,只要稍微自觉一下。你自己也知道那不舒服的感觉跟对方的话往往是不成正比的。
再来要锻炼切换角度看事情的能力,这需要运用一些假设和想象的本领,你可以设想,如果你今天你是旁观者,你会怎么处理?
如果这个批评的对象不是你,而是别人,你会怎么建议他来处理这件事情呢?往往你会发现当我们切换一个角度的时候,许多原来的情绪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锻炼切换能力的角度之外,面对批评请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别太快否定别人的意见,想想看,攻击别人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
想想看,逃避而不去面对这一切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呢?你可能因为这样极端的举动惹恼了你的商业伙伴,丢掉了你工作的机会。
或是得罪了朋友,亲人,这太不值得了,不是吗?有没有可能他们的建议真的是个好建议。
如果是的话,那我跟你说给自己最好的台阶,就是大方的回应你的建议很好,我会采用。
相信我,这不会显示你的软弱,反而会展现你的度量,显示你是个能理性分辨是非,果断做事又利落的人。
而且对方的建议获得了你的肯定,也会降低冲突点,增加彼此的好感,你看这么多好处,光是凭你一句话,我接受你的建议就可以达成,这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方式与价值观,你己的立场是什么?这就是要学会沟通,假设你的立场不同,那就需要能够表达出来。
如果对方的某一个建议确实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或是经过你的判断之后发现对方太过于主观,那也需要基础跟他来对话。
而不是所在情绪点上来对质,总之不要过度解读对方的想法,也不要意气用事,说不定对方的回馈和意见能够帮助我们进步。
面对玻璃心的人也要懂得沟通技巧,先给予肯定,再给予建议,尽量就事论事提醒对方,我在讲的是这件事不是你这个人。
如果他正在对你进行反击,宣誓自己的主权,这个时候你要记住一个原则沟通需要时机,因为在争执发生的当下也是最难改变一个人的时候。
你得凭自己的智慧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问自己这个的人的玻璃心需要你来给他教训吗?
如果你真的觉得改变他也是你的义务的话那就请找个心平气和,没有在真挚的时候在私下找这个人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