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写论文跟XHS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XHS就是那个心想事成的具体表现。我一直困于看文献没有想法,读博读的心情恶劣。
如果不是因为读博,这个年纪应该不会再去关注XHS了,那是年轻人的地盘,然而,女儿推荐我尝试用搜索的功能去找自己的困惑点。我起初是不太相信的,这种学术的东西怎么能够在XHS这种社交软件上找到答案呢。有一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搜了一下,也还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找到,倒是点开了其他的推荐内容,花了好多的时间,但是,觉得这个平台有减压功能,有一些减压的视频,文字,刚好给我减减压。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神奇了,因为搜索效应,XHS开始给我推与博士相关的内容,有吐槽贴,有技术贴。看了吐槽贴,大大降低了我内心的焦虑,一是原来读不懂文献,不知道怎么读文献的人比比皆是,不是我的智商问题,是没有摸到门道的问题,二是这么多同道中人集体吐槽各种导师的不作为,PUA,甚至压榨,瞬间觉得自己至少不是最倒霉的那种。
关于读文献的技术贴也开始多起来,有的质量很高,有的手把手用小视频教。看技术贴的好处在于对一些研究方法的讲解,让我逐步明白为什么一直需要强调研究方法,甚至,还可以跟XHS博主一起讨论研究方法,我的其中的一个研究方案就是跟一位浙大的博士交流而走通的。
跟着XHS上面的技术贴,通过一次次的梳理,慢慢建立了自己读文献的步骤,读文献的速度上去了,读文献的输入有了,也开始有了读文献的输出,一旦路走通了,后面读文献就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甚至,要是哪一天不读文献,就会心怀愧疚。而这种愧疚感也可以在XHS上看到类似的情绪表达,知道这是读博普遍认知,愧疚感就又会下降很多。
另外一个读博有帮助的社交软件是BILIBILI,下期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