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之《理想之道》

《论语》之《理想之道》

作者: han满天星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13:56 被阅读0次

子曰:“匹夫不可以夺志。”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和他们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践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

孔子认为,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一个知识分子一定是知道礼仪、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人这样的人。子贡问老师,怎样做才叫做一个士呢?孔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最高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他的行动之间自己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做人不妥协的标准。低一点的标准“宗庙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就是孝悌之义,在宗族里面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孝子,而在乡党邻里之间大家称你为兄弟,你能够对所有人都是亲和的,能够把你的那种人伦的光芒放射出来,用一种爱的力量去整合周边,不辱祖先。再低一点的标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仰亦可以为次矣。”。就是说自己能够实践自己的诺言。

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我们都要一生建立一个大的坐标,对于前方的远景,让我们找到一个起点,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脚踏实地实践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章

  •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在粗略的人生坐标上,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

    《于丹“论语”心得》本书最后一个是关于人生之道。《论语》只有1万多字,在前文中归纳了心灵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等...

  • 读书笔记|《论语》之贤贤易色

    上一篇|《论语》之君子之道[https://www.jianshu.com/p/4893efd72d62] 《论语...

  • 四书要义——摘录《中国的品格》楼宇烈

    至善之境《大学》,为人之道《论语》,完美政治《孟子》,最高的德《中庸》。

  • 【论语导读】6.18君子文质彬彬

    6.18君子文质彬彬 上一章孔子感叹很少人能走他的理想大道,《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十八章讲这理想之道是君子之道,原文...

  • 《论语》的中理想之道

    孔子说,并不是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于丹教授认为,无论理想是大还是小,实现所有...

  • 忠恕之道

    如何用一句话抓住《论语》核心? 忠恕之道 1. 《论语》孔子对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

  • 读《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何把学而放在第一篇? 整部《论语》十二章实际上是学为君子之道,或者为大学之道。如何为君子?必有进阶之梯,...

  • 礼仪之邦

    今天继续学习《论语》。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礼之用,和为贵,表明有秩序,才...

  • 知识贵在运用

    昨天读《傅佩荣解读论语》,有一个地方很有收获。傅佩荣说,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之性是向善,人之道是行...

  • 何为中庸之道

    何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之《理想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f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