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
因为疫情原因,湖北的小学生还没走进校园,家便成了学校,学习生活全在这所小房子里,在这个期间,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的上课学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和孩子产生矛盾、冲突,争吵是家常便饭,动用武力则是每次争吵的ENDING。
这正常吗?
当然不正常,如果每次学习都要依靠暴力才能解决,那孩子又真的能学进去多少?即便是把这次作业做完了,那也是带着消极的情绪完成的,他完成了你想要的作业,你赢了,你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效,屡试不爽,但你知道在孩子心中会埋下一颗颗愤怒仇恨的种子吗?这颗种子你还在不停地给它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
在我们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不是频发,但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怎样能有效解决这种现象呢?让孩子快乐的上网课、写作业,我想这是每个父母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带着期盼和学习的心态,我观看了贺岭峰教授的《生命至上》微课,受益匪浅。
贺教授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生命永远至上。今天,我们对待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最初养育时,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这个初心。在孩子呱呱坠地时,你对他的期盼是什么?还记得吗?我想应该都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吧!那时对他的要求仅此而已,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到三岁后,也许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对孩子的要求提高了,你对他说:“孩子,今天妈妈给你报了美术班、舞蹈班、钢琴班、跆拳道...",在你精心挑选的这些特长班中,你满怀欣喜地希望孩子全盘接受,按照你的意愿去认真地上每节课,接下来就是按照你规划去一步步考级,直至考到你满意为止,你是满意了,但孩子满意吗?快乐吗?你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吗?入学后,你又拿着一些报名单过来给孩子看,说:“孩子,妈妈给你报了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孩子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孩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你在没有和他沟通的前提下又给他这么多重担,逐渐地,孩子和你的距离越来越远,什么事都不和你说,小脸上也没有了往日的童真和这个时段孩子该有的天真烂漫。这就是父母无止尽地给孩子提要求,忘记了当初养育孩子的初衷,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要求太多,又没有方法,孩子会和你走得越远,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你所期盼的一切将化为泡影。你最后只能躲在某个角落痛哭流涕,心想:孩子,我这都为你好啊。呜呜呜……
我们应该反其道而为之,将这一切变成良性循环。贺教授说,首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和孩子关系处好了,变成朋友了,我们说话才好使,对他的建议他才会真的听进去而改正,他的心情好了才能解放智慧脑,愉悦地学习,如果一味和他对立,每天都在“战争”中,孩子大脑皮层和前额叶特别容易受到心情的影响,很容易被管情绪的边缘脑控制或者劫持,是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的。我就有个感悟,有段时间和孩子的关系比较紧张,经常争吵,那段时间写作文每次都要写上半天,没有中心思想,错别字还特别多,我以为是他不用心,然后又开始责备他,形成一种对抗,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孩子情绪不好后大脑皮层和前额叶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情绪影响下,是不可能写好作业的。
孩子大了,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自己去试错,自己去做决定,找到他自己生发出来的那个生命的力量。我很喜欢贺教授说的试错这个词,有些父母,当然包括我自己,是不能看到孩子犯一丁点错的,一犯错就劈头盖脸的教训,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能不犯错呢?只有犯错才能进步,才能真的长大,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在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当时很害怕,妈妈很生气,正准备责备她,孩子爸爸马上出来阻止,跑上前去蹲在孩子面前,首先是安抚孩子的情绪,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教她清理玻璃杯碎片,最后温和地对孩子说:“打碎一个玻璃杯没关系,下次拿杯子时一定要怎么拿才不会打破。”看着爸爸温柔的眼神,小女孩从恐惧中走出来了,对着爸爸微笑地点点头,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爸爸啊!从此之后,小女孩再也没有打破过玻璃杯,也学会了什么是理解和宽容,还和父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我是那个父母,可能会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然后自己生气的去打扫碎片,结果就是,孩子没学会任何东西,和你也不可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可见,任何事情解决的方法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孩子试错很重要,我想父母的态度更重要。
每次学习都是一次思考,都是一次自我反省,有好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储备智慧、积蓄力量,用心用爱陪伴他们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