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来自于纪元老师书中的一段话。书名是《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71Six1oSj9L.jpg概率思维是人类认知的死穴,这句话源自一本心理学著作,点破了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人类都害怕不确定,都难以忍受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而培养习惯正需要概率思维,若能打通这条经脉,挣扎心理便会迎刃而解。
一位做法务工作的学员,由于工作中纸质资料很多,自己经常找不到,所以她希望养成每天下班前花十分钟收拾整理的习惯,我建议她不必要求自己每天都做,需要整理时整理即可,因为资料不是每天都一样混乱的,而且这个工作习惯熟练以后,整理起来会很轻松,根本用不了十分钟。学员听了我的建议后,睁大眼睛问我:“你的意思是我不用确定哪天整理吗?”那表情真的像是被点了穴。我说:“是的。”为了防止她崩溃,我赶紧补充道:“你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在不需要整理的时候还去整理。”那天课程结束,这位学员来找我说她想通了。以前她总认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逼迫自己行动起来,现在她发现,务实地根据需要培养习惯就行了,不需要每天都去做,她打算尝试接受不确定了。
概率,就是不计较一天两天的得失,要把自己的情况放在更长的周期内去观察。你总完不成日计划对吧,那么到底一年中你有多少天完成了你的日计划呢?还是干脆做了几天计划就彻底放弃了?
概率就是你习惯培养的成绩,长期统计下来,如果达到60%,说明你已经养成习惯了;如果达到85%,说明你非常优秀;如果达到94%,说明你一定异于常人;如果是100%,说明你可能来自外星球。
Paste_Image.png过去的一年,你到底有多少天完成日计划,有多少天做了回顾和总结?运动了多少次?健康饮食多少顿?阅读了多少本书?看了多少部电影?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快去打卡记录吧!
我们一般都反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为这种行为和观念是拖延、懒散、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应该受到批评的。但是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认为不必要求自己每天都坚持做某件事,只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概率达到相当的程度。比如坚持跑步或者早起,30天内只要达到18天这样做就很不错,就很宝贵了,也就是在思维上接受不确定性。
大家要注意,这里强调的一般是那些你能够自己做主的事情,如果你的老板要求你每天上班,你可不能只满足于多少多少的出勤概率,那就糟糕了哈。
我从去年11月末坚持手绘,疯狂临摹简笔画,每天都画上一两个小时,坚持到第84天的时候,老妈动手术,我只好回老家医院陪床一个月,中间虽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练习,但是由于客观环境以及个人心情不可控,还是被迫中断好几次。三月初回到上海仍旧中断了两三天,因为对单纯的简笔画已经腻味,暂时找不到新的临摹目标。几天之后开始转向临摹手账书,找到新的方向,一直坚持到今天。大家看我的手绘练习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未中断过的,但是我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30多天里面有110多天都在练习,里面有那么十来次还是在参加拆书时完成的当场视觉记录,并且我的100天手绘总结文章还被推荐上了简书首页。总的来看,我这次坚持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并不因为偶尔的中断而自暴自弃,成绩的取得也让我对将来的手绘应用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信心。
Paste_Image.png为了养成更多良好习惯,取得更多的成功,我决定不逼迫自己一定每天都完成某某任务,而是灵活机动地去完成,只要概率达到一定程度就放过甚至奖励自己。比如说:
1、我买了10本床头灯3000词英文名著小说,都不算厚,每一本才100来页。我打算每天早晨和睡前都各自阅读一小时,争取一个月内把这10本都看完。可是我并不见得每天都能早起,也不保证每天晚上夜跑回来还能有力气看书。但是只要我能看就看,并且可以两三本同时看,因为可以一本放在床头一本放洗手间一本放在包里嘛。所以不管怎么看,只要我能保证平均三两天一本即可。
Paste_Image.png2、还有今年的拆书升级打怪,虽然我心情迫切想获得三级拆书家的资格,但我不见得能够每个星期都能来拆书,而且喜乐分舵的拆书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末,而周末一般都是我培训能够有收入的日子,所以我只要在一个月内至少能够有两次参与,完成一两次定级任务,保证今年国庆之前达到目标或者接近目标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Paste_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