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作为《红楼梦》一书中出场最早的人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红楼梦》前四回的回目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人物展开,而真正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雨村人物形象的地方,还要数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贾雨村刚刚上任金陵应天府一职,就遇上了一桩人命官司,受理英莲被拐一案。那英莲何许人也?说来也是贾雨村的旧相识了,英莲的父亲原来是乡官甄士隐,早年间贾雨村穷困潦倒,激发了甄士隐的善心,在甄士隐的慷慨相助下,贾雨村才得以赴京赶考。而英莲因被人拐卖,几经辗转,被本地的一个小乡宦冯渊给收买。奈何拐子贪心,一女两卖,扭头又把丫头英莲卖给了金陵一霸薛蟠家。薛蟠仗着权势,打死了冯渊,抢走了英莲。第四回的开头,便是雨村受理这一人命官司。然而,也正是透过这一案件,彻底将贾雨村的人性暴露无疑,这一官司的判决可谓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彻底堕落史。
(一)忘恩负义、老谋深算
面对案情简单,真相摆在眼前的案件,贾雨村的反应可谓是值得玩味,他首先表现的极为愤怒,准备缉拿要犯。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门子以目示意,拦下了冲动的雨村。雨村顿时心领神会,将门子请到了暗室。那门子先自报家门,道出了与雨村是旧相识,紧接着又缓缓吟出了护官符。
何为“护官符”也?顾名思义,特指旧时地方上权贵的名单,更通俗讲,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也就是说,只要巴结这些官僚贵族就能保住官,反之,若得罪了这些达官贵人,则无异于自取灭亡,不仅要丢官,可能连脑袋也保不住。那护官符上写的是什么内容?竟让人闻风丧胆,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护官符极其简短,只有寥寥四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从这几句民谚中可以看出,贾家富贵豪奢,史家声名显赫,王家豪富,薛家富足。这四家又彼此结为姻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由四大家族组成的封建贵族集团互相扶持遮掩,官官相护,若是不小心触动了一方利益,就极有可能为自己招来横祸。
聪慧过人的贾雨村又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因而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就非常清楚了,贾雨村在听完门子的话语之后,对四大家族的权势已是了然于胸,所以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全然不顾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了断了葫芦案,任凶犯薛蟠逍遥法外,视人命如草芥,在葫芦案之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薛宝钗入京,而英莲也再次落入虎口,度过了极其悲惨的一生。
(二)精心狠心、工于心计
贾雨村除了具有忘恩负义的特性外,为世人所诟病的极为重要的一点还要数他的虚伪。雨村的多次出场都表明了他是个城府极深、极善作秀之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葫芦案中的表现。
初听苦主告状之际,他便正言厉色要缉凶拿人,表现出一副公正严明之态;然而,待门子以目示范意时,他又立刻心领神会,改变了初衷;前后态度鲜明,判若两人,全然没有公正的评判标准。在把门子请到密室商量时,为了获取有利情报,他故作姿态,热情至极,仿佛对待这个地位卑微的门子如亲友般周到、守礼;在门子掏心掏肺献出计策,道出护官符背后的利弊之后,雨村内心分明已是打定主意。可此刻读书人的伪善凸显的淋漓尽致,二人计议已定,他嘴上又推脱着“不妥”,前后言行不一,是一个妥妥的伪君子。而他几次大笑的背后也隐含着深意,可谓是笑里藏刀,口腹蜜剑。
于雨村而言,门子本该是一个出了力的得力干将,不说论功行赏,也要妥善安置才可。然而,在葫芦案判决没过多久,贾雨村竟胡乱寻了个不是,把出了大力的门子,远远充发了才罢!至此,他那些不上台面、不堪回首的过往,也就彻底烂在了肚子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贾雨村人性中那仅存的一丝良善,也荡然无存了。留下的不过是个兔死狗烹、为保全形象、官运而随意牺牲他人的狼心狗肺形象。其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形象也在文学史上成为了成功的典型。
(三)媚上欺下、无情无义
众所周知,贾雨村善于投机,在被罢免官职之后,经人推荐,搭上了林如海一家,并借此结识了贾政,从而谋补了 应天府缺职。他的复官完全得益于其投机钻营,投靠贾家。因而,在葫芦案中,面对主犯薛蟠,贾雨村选择了包庇罪犯,为其掩盖罪行。他为此不惜丢掉了人格、尊严,包括良心,成为一个贪酷的官吏。
一开始,他也是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读书人,在书中第一回中和甄士隐交谈的过程中,雨村脱口而出一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将自己比作玉、钗,企图能够获得赏识,以求来日飞黄腾达。在甄士隐赠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这样贵重的礼物之后,雨村也不过是“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从这一点足以见出他身上原本是有那种中国文人的骨气和傲气的,他重义轻利,和士大夫所推崇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极为吻合的。如果到此结束,那雨村不失为一个仁义礼信的儒士。
但是,在官场几经沉浮之后,雨村没有因官场的黑暗而如陶渊明般辞官隐居,反而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了一套官场生存法则,再做官之后,便一味贪污残暴,鱼肉百姓,为人残酷不仁,在康乾盛世那样一种腐败的土壤中,他终究也因腐蚀而变质了。到此,虽为儒士,可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信早已抛诸脑后,荡然无存了。彻底沦为一个徇私枉法、人性泯灭、过河拆桥、翻脸无情的坏人。透过贾雨村这面镜子,我们读者也可以从中照见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以及官场的阴暗险恶。
网友评论